我有皇帝分身第199章 新舊兩代,女真第一美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有皇帝分身 >>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9章 新舊兩代,女真第一美人!

第199章 新舊兩代,女真第一美人!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9日  作者:四海真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四海真龍 | 我有皇帝分身 
第199章新舊兩代,女真第一美人!

第199章新舊兩代,女真第一美人!

愛新覺羅·阿敏(1586—1640),清初宗室、將領,愛新覺羅氏。

清太祖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的次子,后金四大貝勒之一。努爾哈赤年間,曾參與薩爾滸、滅葉赫、克沈陽、遼陽等戰役。而在皇太極時期,統兵攻打朝鮮,(就是現在)。

在原來的歷史上,他最終攻打朝鮮的結果是,迫使朝鮮國王李倧求和,戰功赫赫。

當然,除此之外,他還是個有野心,并且對皇太極并不忠誠的小弟。

天聰四年,因阿敏棄城投降,皇太極大怒,召諸貝勒共議阿敏之罪。罪狀除了此次棄四城之外,還有心懷異志、當年在朝鮮謀求自立等等。

廷議阿敏死罪,后皇太極改為幽禁,僅留莊六所、園二所、奴仆二十,其余財產歸濟爾哈朗。

其實皇太極早就知道他的小心思,否則也不會只給他這么點兵力,就讓他來打朝鮮。

這是有半個借刀傷人的心思!

為什么是借刀傷人,而不是借刀殺人呢?

那是因為,有一萬多兵力在。皇太極心中,認為阿敏是不可能死在朝鮮的,但要大勝也是不可能的。可以消磨阿敏的勢力,也可以報隱痛之仇!

何隱痛之仇?

呵呵,那還得從更早的時候說起。那就是皇太極和阿敏之間的多彎曲戀愛發展歷史有關。

明萬歷十年,女真有一女出生,名為葉赫那拉氏(1582—1616)其名不詳,史稱葉赫老女,小名東歌。葉赫氏出生時,葉赫部的大薩滿預言說:“此女可興天下,可亡天下”。

果然她長大后成為了一位絕代佳人,引無數位英雄競折腰,有“女真第一美女“之稱,她的美貌名揚女真各部。

葉赫氏先后幾次被許給不同的男人,卻都沒成功。海西女真四部在“九部之戰”大敗四年后,遣使向努爾哈赤通好。

女真第一美女葉赫氏,東歌假如順利地嫁給努爾哈赤的話,那就是要與姑姑孟古共侍一夫了。然而她堅決反對,向哥哥布揚古貝勒說:“努爾哈赤是殺父仇人,誰能夠殺了他,我就嫁給誰。”

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東歌已經三十三歲了,但美艷不減當年,看起來仍然像十八歲一般。

這一點和后世的有些不老女明星一樣,堪稱一絕,于是女真部落間更把她當成是女神轉世。

正當吉賽與努爾哈赤為爭奪她,而準備大打出手的時候。已被妹妹弄得筋疲力盡的布揚古,大約是想要把吉賽和努爾哈赤的兩支隊伍引開,于是決定把東歌嫁到蒙古去。

正在大戰中的努爾哈赤走不開,于是安排阿敏前去搶人。

然而,阿敏搶是搶到手了,但是卻也手下士兵死傷慘重。在有蒙古士兵在后面一路跟殺的情況下,強行帶著東歌竄進了深山老林中。

這一進去就是好幾個月,最終還是不敵蒙古士兵的尋找,阿敏一人回后金了。

而東歌也給接回了蒙古,出嫁后不到一年,就死了,唯留下一女。努爾哈赤期間多次攻打這只蒙古部落,也正是原因如此!

事實上,不僅僅是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阿敏都喜歡東歌這個女真第一美人。

而后來隱約間,更有傳言流出。

阿敏和東歌隱匿在老林中的那幾個月,二人發生了男女之情,那個后來保留下來的東歌之女。有可能不是那支蒙古部落老大的,而應該是阿敏的血脈。

不過,這個時候,努爾哈赤正好前不久掛了。這事也就那么回事,隨便了,反正大家都沒證據!

只是,在皇太極心中,一是阿敏現在有些不聽話了,二是這件事多少也是心里的一根刺,畢竟皇太極也暗戀東歌NN年了。于是,下意識的就這么安排他來朝鮮了。

這叫一舉多用,阿敏勝了更好,皆大歡喜。敗了就治罪,打平了,他的勢力也就弱了。

中國的封建社會當權者,多數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推到女人的頭上,曰:“禍水”。據說,葉赫部首領布揚古臨死前曾對天發誓:“我葉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建州女真。”

因此,民間一直流傳著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世代為仇,清廷宮中后妃不選葉赫的祖制。

當然,和明朝的后代皇帝不拿祖宗的話當事一樣。清朝后來的皇帝還是選葉赫部落的女人為妃了,不過,不可思議的是,清朝最終確實真的是亡于葉赫那拉氏之手。

因為,慈禧太后就姓葉赫那拉氏!

這祖咒也真是絕了。囧!

此時此刻,經過一個晚上的思考,阿敏決心還是抽調回來一半圍城的兵力,反攻一下海邊的明軍了。

站起身來,阿敏心想著朝鮮方面哪怕不圍城,他們也沒膽子出來反攻,此事當可行。最多留下紅衣大炮繼續轟擊就是了!

轉過頭來了,掃了眼自己賬蓬邊上的另一個小賬蓬,看著里面一個小小的身影在光線下閃動,阿敏輕輕的嘆息了一下。

那個小賬里面住著的就是東歌的女兒,和外界傳言的一樣,阿敏也一直認為這個十歲左右的,女真第一美人的女兒,有新女真第一美人的小東歌,應該就是他的女兒。

只是,小東歌畢竟才讓他搶回來幾個月,似乎根本不認他這個父親。也不認可他,這讓阿敏很頭痛。

阿敏怕家里人對小東歌不利,于是就連遠征朝鮮,他都帶在身邊。

定了定心,阿敏走出大營賬,喝道:“傳令,大軍出發!”

“喳!”

于是,不久后。

一排先行出發的后金哨兵探子,就出現在了距離海邊一二里的樹林里,靜靜的打量著海灘上的大明營地。卻不知,他們的頭上的空中,一只巨鷹的鷹眼牢牢的鎖定了他們。

也正是因為要用將計就計,引誘入圍,就地作戰的方案,所以朱子龍在前一小時將自己的夜不收,全部叫回來了。

幾名后金哨騎策馬緩緩的靠近,隱匿在樹林中認真的觀察朱子龍的朱家軍。

當看到海面上的幾十條大船正在緩慢的遠去,消失在早霧當中時,他們的臉上全是一喜。

早就根據之前的情報,清軍這邊得知大明這幾十條大船上有火炮,威力驚人。現在退去了,大贊也。

然而,事實上他們的情報是不準的。因為:

其一,大船不是幾十條,而是百條,還有一個超大的山寨鄭和寶船二號,更是現在隱匿起來了。

其二,在清軍的情報中,還是以明軍其它部隊的火炮攻擊距離和準確率計算的。卻不知,偷襲他們時的二里地,不過是恰好罷了。那怕是三四里地左右或以外,朱子龍的拿破侖火炮一但開炮,也是能打到的。

其三,因為海霧的原因,清軍誤認為的大船隊遠去回返了,其實不然,而是船隊停在遠處的海面霧氣中。

它們就像是一個隱藏起來的虎群,隨時能夠重新返回戰場之上。

所謂,戰爭,情報的重要性,絕對占的比例很重要。差之分毫,謬之千里,真不是開玩笑的!

猶其是對生死大決戰來說,一個失誤失去的,就是無數人命!

(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我有皇帝分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