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撫又稱撫臺,為官名,是中國明清時地方軍政大員之一,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的大臣。
主管一省軍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名。北周與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撫之事,系臨時差遣,“巡撫”亦未成為官名,明巡撫之名,始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從此,各省常設巡撫官漸成制度!
巡撫是一省最高軍政長官,具有處理全省民政、司法、監察及指揮軍事之大權。
嗯,怎么說呢。
就相當于,你一個人又是省長,又是省為書記,TM的,還可能是省軍區的一把手!
顯然,這是朱子龍實現自己慢慢百分百掌握山東省的計劃之一。
只要管理的好,能連任這可是比當個王爺還要更實在的位置。
不管怎么說,朱子龍打著皇帝的旗號來整頓軍務,就不多費口舌了。只要有黑鍋俠皇帝在上,其它人有什么也不敢說!
巡撫也是個文官,朱子龍上任不先處理文官的關系,先拿武將開刀,這讓許多文官們又驚又喜。
有些人更是會錯了意,認為朱子龍這是有意心向文官體系之中。
大明的文官,要說太平時節,真是很爽的。當然,也就是爽過頭了,現在就成駐蟲了!
一連幾天,朱子龍都在為要整頓的事做準備。
煙臺帶來的錦衣衛和死士營,以及情報體系的成員,以及林雙兒都在后院幫忙處理各種事項。還有不少下人,都是他用的很順手的那些。
朱子龍現在擁有人事決斷權,出任山東巡撫之外,還可以兼任漕運總督。
那怕國家不給工資了,還要按時交稅,但比起以上這些特權,些許不差錢來講,怎么看。都是朱子龍賺大了!
漕運在明朝,就像是一個人體內的主動脈一樣重要。
出任山東巡撫,擁有人事決斷鐵權,還手拿尚方寶劍,再兼任漕運總督,還能管理皇莊,并且最后自己手上還有一支表面上不叫私軍,其實就是私人軍隊的朱家軍。
這樣的人物,還放在一省一把手的位置上,這在歷朝歷代,任何皇帝都不會同意的。
但是,現在朱子龍就是把這些不可能都集中到一起了。
朱子龍先要解決山東軍隊的問題,沒有后顧之憂。他的下一步計劃就可以順利按期進行了!
當林雙兒一個人過來的時候,朱子龍笑的說話了:“李九成他們都到那了?”
“他們的隊伍都給打亂了,大部分都進了山當土匪了。其它的成了流民了!”林雙兒回答道:“死士營的人發現李九成隱匿的地方了,應該用不了多久,就能捉他回來。”
朱子龍點下頭,又道:“捉住李九成的時候,給他個全尸,他也算為我的計劃做出貢獻了。當然,他死掉的消息,必須嚴格保密,以后還要拿他的名號出來混淆視聽呢!”
“知道了,老爺。”
山東不是登州,太大了,朱子龍已經把大部分的山東權利都全集中到了,自己手上了。
再進行推廣自己在封地上的政策,要的就是速度快一些,而不是慢慢來了。
顯然,他已經具備了采用簡單粗暴的手段,解決問題的實力。至于說到隱患,只要利大于弊,罵名什么的,哥全不在意。
計劃不容停止或推緩!
誰擋在面前都不行,如果是山東王爺,那就屠王,載臟,找黑鍋俠上。當然,也包括孔家在內!
思索間,回到內房時。
有下人來報,山東總兵劉澤清來求見。
朱子龍想了想:“讓他進來吧。”
劉澤清(?—1649年),字鶴洲,山東曹縣人,出身行伍。這個人還算是個將才!
當年,后金軍攻打鐵廠,想占據這里來切斷豐潤城的糧道。援守三屯的總兵楊肇基派劉澤清前來援助,在離鐵廠還有十五里的地方遇上后金軍,展開一場激戰。
從清早打到中午,不分勝負。后來得到增援,一起轉戰到遵化,然后夾擊后金軍,就進入了城中。后來評定戰功,被提升兩級當了副總兵。
雙過了幾年,最后提升為總兵。
以上是他的優點,然而,劉澤清的性格缺點也明顯。
那就是不夠忠誠和反復!
在原來的歷史上,崇禎末年大順軍迫近北京時,崇禎帝命他率部火速入衛京師,他謊稱墜馬受傷,拒不奉詔。
明朝滅亡后,在江南擁立福王朱由菘登基,被封為東平伯,與劉良佐、高杰、黃得功并稱為江北四鎮。
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南下,劉澤清投降,清廷討厭他反復無常,將其絞死。
很快!
劉澤清進來了。
一見朱子龍,劉澤清二話不說,跪在十五步之外,就直接口稱:“末將劉澤清,求中丞大人給條活路走。以后,唯大人馬首是瞻,莫敢不從!”
朱子龍笑了,這個人有私心,但顯然這是一個聰明人。和聰明人說話就是可以節省許多口水!
此時此刻,朱子龍沒有看他,卻是用手指敲了敲茶幾。邊上伺候的林雙兒捧著一疊黑材料,來到劉澤清面前,輕輕的放在地上。
這是錦衣衛和朱家軍的情報人員,早就收集到的。
劉澤清拿起來,只看了一眼就渾身軟綿綿的往地上趴著,心里的最后一點僥幸都沒了。用力的哀求道:“中丞饒命,末將愿意成為一條聽話的狗!”
這貨的節操,汗,真是!
朱子龍心里對他的節操無比吐槽,但是表面上臉無表情,走到劉澤清跟前,居高臨下淡淡道:“這樣的本子,我手里有幾十本。山東大部分的官員,做了什么,我都了如指掌。以前關系都還不錯,而且以前我也不是巡撫,所以暫時沒有動作。現在,你說,我該怎么辦?”
能問,我該怎么辦?
那就是,萬死之中還有一絲生機了?
聰明人總能讀懂上官的潛臺詞,當下,劉澤清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末將惟命是從,但請中丞示下。”
朱子龍淡淡的說道:“山東軍隊以前的那些爛賬,本憲不關心,也懶得去關心。這個總兵,你得繼續做。不過今后吃空餉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回去乖乖的,我給你換個地方當。”
“山東各地有多少人馬,給我老老實實的亮出來,我看了再說以后的事情。你現在管的地方,由馬副總兵接管!”
大汗直冒的劉澤清有一種劫后余生的感覺,對朱子龍本體連連磕頭之后道:“謝中丞不殺之恩。”
說到自己這個總兵換人來當了,由馬副總兵(馬小三)接任,他是什么反抗都不敢有。能換個地方保留總兵的名號,已經算是意外之喜了!
等到他走后,朱子龍把一眾心腹叫來。
讓他們明天開始,陸續安排名單上的自己人,接任一些地方職位,猶其是漕運上的官位。
“掌握了漕運沿途駐軍,半個大明盡在我手中。此計劃守成后,下一步我們還要修路,從濟南修到通州,以及外省。只要有漕運總督的名頭,就能做的名正言順。大家都聽明白了沒有?”
朱子龍的話一傳下來,一眾心腹們激動之余,也明白了自己的老大,心志不小。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