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典第七日的上午時分,圣珀爾托下起了細如蛛絲、時斷時續的毛毛雨。
開闊的神圣驕陽圣禮廣場上,可以看到大教堂的拱頂微微蒸騰著水汽,幾代沐光明者浮雕像上伸出的鎏金權杖,不斷重復著水珠緩慢凝結又滴落的循環。
雨不算大,遠沒有到需要放棄自若而撐傘的程度。
只是幾日前還在艷陽下延展如黃金織毯的三萬廣場坐席,此刻遠看一片上去,略帶有了一點陳舊而潮濕的銅綠質地。
當然,它們依舊座無虛席,而且,這不會影響到盛裝打扮的觀眾們,也不影響周邊十二條主干道那萬人空巷的慶典氛圍。
“鐺鐺鐺鐺——咚——咚——咚!!”
視線中央的那臺“波埃修斯”九尺鋼琴正迎來它輝煌的終曲。
協奏的樂隊在強拍上給予堅定的支撐,鋼琴大師烏奇洛的雙手交替翻飛,彈奏出疾風驟雨般的和弦,驚起了在廣場啄食面包屑的灰鴿。
喝彩聲熱烈噴涌而出。
并且,很順利成章地一浪高過一浪。
如此攀登了三次高峰,又收得迅速,如潮水退去。
就像是如此多聽眾們的心中,逐漸形成了某種詭異而“訓練有素”的默契一般,甚至前排部分貴賓的熱忱表情,似乎帶有著刻意清空的意味——當然,這只是鄰座的另一部分人忽然升起的古怪念頭罷了。
富有禮節而矜持的優質聽眾,無論在什么時期都會受人尊敬的。
金屬琴弦最后一次爆裂的余韻尚未消散,幕布卻已如鍘刀般開始碾動,極度輕微的雨聲隨即填補了歡呼驟停的空白。
鋼琴家在謝幕后下臺了,指揮家在謝幕后下臺了。
這倒正常,但接著樂手們也陸續離場了。
按理說,在等待指揮家和鋼琴家返場的時間里,樂手數量太多,暫時是不會起身的——不排除有演完幾首安可曲后,樂手撤走,又被掌聲喚回舞臺的情況,但一般,第一首是不會的。
所以,沒有安可。
部分舉著簽名本、彩珠筒、香檳酒或花束的樂迷們僵在原地,有些人手中的大花束浸飽雨水,沉甸甸像即將引爆的炸藥。
“奇怪么?”
“這幾天的大小演出近40場,30場都只返場了一首.”
“返兩首的是個位數,返三首的則至今未有,而且從昨天起,還出現了完全一首都不返的.或許不奇怪吧,畢竟從來沒明面規定要如何如何,‘安可’只是演奏家們的隨性權利.”
貴賓席上一角的羅伊悄聲自語。
其實在豐收藝術節的慣例機制下,每位藝術家應該更樂意返場才對,因為要考慮到那么多排期,每一場的“正片”時長通常比會正常音樂會要短,一個小時左右,作曲家們必然拿出最新最得意的一首大型作品,或是一部存在邏輯聯系的套曲曲集。
在這種情況下,再將一些居于第二第三創作順位的小型作品拿來返場,增進與聽眾的交流,或是強化藝術理念的宣示,都是很好的途徑。
但目前累積來看的統計數據,就是這樣。
又是一次沒有返場的謝幕。
“烏奇洛大師的這場,我剛才還聽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旁邊的希蘭湊到羅伊耳邊壓低聲音。
“嗯?”
“九點多彩排結束時,‘不墜之火’節日管弦樂團的一位小提琴手和他們首席吵了起來,最初的導火索好像是‘鋼協第三樂章那段華彩到底是按原譜還是董事會前天發的修訂版’,而導致爭論升級的原因,是樂手認為那個董事會高管解釋得不清不楚”
“莫名其妙的小事。”羅伊臉色有些憂慮,“但最近小事發生得太多,讓人覺得那幾件大事的后續走向也恐怕不妙.”
“再等等看吧。”希蘭的手中更是攢了一迭的電報,“繼續要馬萊先生與總部團隊那邊保持密切聯系。”
她們自己都是《升c小調“無標題”交響曲》演職人員,晚上還要帶團上臺。
如今到了豐收藝術節落幕的最關鍵時刻,除了心無旁騖、堅守陣地,沒有任何更優的解!
但這一周的時間,從遠在北大陸的特納藝術廳總部不斷傳來的緊急通訊,簡直到了一個密集而夸張的程度!
之前的早就拿不下了,現在希蘭手中的量,僅僅只是這一個多小時里,由陸陸續續的工作人員跑過來新遞的。
這根本就不是什么尋常表述的“多事之秋”,而是稍有敏銳性的人都預感到,在接連“出大事”之余,恐怕要出“更大的事”了!
一切從那天的夜里,《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首演慶功宴上,范寧的再一次失蹤開始。
現在世界上能悄無聲息帶走范寧、且敢帶走范寧的人或勢力,已經少得近乎沒有了。
再聯想到來西大陸時,“瓦妮莎”號上發生的事情,答案的剩余可能性,似乎昭然若揭!
這個變故肯定是最首要的,但說句后話,隨著天數的推移,在羅伊的冷靜分析下,大家的焦慮程度其實在逐漸減輕——范寧預留的“非自殺聲明”并沒有觸發,這說明他還活著,靈性狀態也基本正常。
而且,不同于接二連三又悄無聲息地直接從排期中“下架”了的藝術家們,籌委會方面并沒有調整或撤銷第七日晚的范寧《升c小調“無標題”交響曲》首演!
但范寧的失蹤確實成為了一系列不詳預感的開始,很快,維亞德林爵士不知怎么也從宴會廳上不告而別地離場了。
而且希蘭試著聯系維亞德林的信使也沒收到回應。
接著在次日清晨,也就是正式“七日慶典”的第一天.
一則世俗層面的、來自提歐萊恩的消息,直接讓各個階層的人士都驚掉了下巴!各地開始出現大大小小的游行或騷亂!
「提歐萊恩帝國下議院公告
編號:916樞密字42號
(新歷916年11月14日)
為順應帝國工業化之宏偉進程,強化國會改革之統一意志和《新工業秩序與促進法》精神,經內閣審議并蒙國王陛下圣裁,自即日起原“帝國城市學院聯合委員會”并入“帝國工業聯合發展委員會”,新的機構名稱為“帝國工業統籌與教育促進總會”。
帝國原78所城市學院、下屬326所初等和中等公立學校、2萬余所工人技能夜校、貧民免費學校、女性家庭學校及相應700余座圖書館,將在內閣11個責任部門的指導下,由“帝國工業統籌與教育促進總會”下設的“普惠教育司”統一進行管理,資產及人事變動亦將在相關法律法規下平穩有序完成改革。
此次調整將消除帝國冗余行政架構,彰顯下議院空前團結進取之決心,使學術精英與產業先鋒的智慧凝聚成推動蒸汽文明的火種。」
而簽發人一欄赫然是
提歐萊恩國會新上任的下議院議長,賈納·亞岱爾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