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留過學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遼人西征了,就是大宋西征了!都是榮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現代留過學 >>我在現代留過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遼人西征了,就是大宋西征了!都是榮譽!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遼人西征了,就是大宋西征了!都是榮譽!


更新時間:2025年10月08日  作者:要離刺荊軻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要離刺荊軻 | 我在現代留過學 


第二天,刑恕入宮,到集英殿中對趙煦匯報了他與耶律琚、耶律永昌的溝通結果。

趙煦聽完久久無言。

良久,他才嘆道:“如此看來,北虜對于西域還真是上心啊!”

為了讓阻卜人西行,遼主親自下場,一邊讓人聯絡大宋,制造聲勢。

一邊又派人去黨項人那里,威逼利誘。

“陛下……”刑恕問道:“我朝該如何應對?”

“臣是不是應該去見一見西使,將我朝并無意與北虜聯軍的事情,曉瑜西使?以便西賊可以安心,與北虜周旋?”

趙煦笑了笑,就搖了搖頭:“不!”

正常情況下,大宋這邊的操作,確實該如刑恕所言。

對遼人要做的事情,想盡辦法的扯后腿,極盡一切的破壞。

只要能惡心到遼人,那就是賺!

同理,遼人對大宋這邊的事情,也是這個態度。

過去百余年,東北亞地區的主旋律就是如此。

宋遼互相使絆子。

拼命的給對方制造障礙,想方設法的破壞對方的國策。

這是因為,宋遼兩國,都將對方當成了自己一統天下的最大對手與障礙。

也都矢志于消滅對方,然后建立一個大一統王朝。

比如說,趙煦的父皇,剛剛登基,就穿著甲胄跑去見慈圣光獻。

還與左右吐露自己的抱負——欲用兵于山后,收復燕云。

趙煦上上輩子親政后,也在第一時間,對左右心腹表達了自己欲圖‘混一宇內’的志向。

趙官家們如此。

耶律家的皇帝們,也當是如此。

這是從漢代開始,就已經形成的思想鋼印——王正月,大一統!

但是……

迎著刑恕疑問的神色,趙煦緩緩說道:“學士去知會夏使……”

“就說,朕已決意與大遼聯姻,納遼公主為妃,然后宋遼合兵,共滅夏國,分其土!”

“彼等倘識時務,可以禮來降,如此不失封侯美宅之遇!”

“啊?”刑恕目瞪口呆,官家完全是在給北虜訛詐西賊創造條件!

關鍵,對大宋沒有半分好處!

搞不好,將來西賊知道了內情,會將大宋恨之入骨!

純純的親者痛,仇者快!

刑恕無法理解!

他正要勸諫,就只聽著上首的天子斷然說道:“學士,請奉旨執行!”

刑恕一聽這話,再抬頭看到上首的少年天子的決然之色,當時就知道,圣意已決。

再怎么勸都是沒有用的!

刑恕服侍這位少主,已經差不多四年了。

四年時間,讓他基本摸清楚了這位陛下的做事特點——他在大多數事情上,都愿意和人商量。

但是,在少數的,他已經決心的事情上。

他素來專斷獨行!

而且,聽不進任何意見!

關鍵,這些少數的獨斷專行做出的決策,最后都證明了,這位陛下是對的!

沒有辦法,刑恕只能躬身:“臣謹奉詔!”

趙煦見著刑恕的模樣,想了想,決定還是應該和他解釋一下。

畢竟,統治集團內部,最關鍵的就是團結。

一個不團結的統治集團,光是天天內耗,就不知道要浪費多少精力和資源。

所以,趙煦一直堅持著和都堂宰執們溝通。

哪怕他們不同意自己的決策,也會想方設法的,與他們解釋清楚——為什么要做?做的目的是什么?希望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也正是因此,現在的都堂,才能安安穩穩的運轉。

不然的話……

就如今都堂里,新黨、舊黨勢均力敵的態勢。

早打出狗腦子來了!

真以為,呂公著、蒲宗孟他們是什么能相忍為國的好人?

呵呵!

更不要說早在熙寧、元豐時代,新舊兩黨在朝堂和地方,就已經打出真火來了。

這么多年下來,兩邊上上下下,都已經積累了巨大的矛盾。

要不是趙煦親自下場背書、調和、給臺階。

都堂宰執們怎么可能捏著鼻子,在一個鍋里吃飯!?

即使如此,朝堂內外、郡縣上下,新舊兩黨的官員,依舊是勢不兩立!

朝中有趙煦鎮著,都時不時要鬧出一個問題來。

要不是趙煦一直留心于此,幾次將問題掐滅在萌芽狀態,新舊兩黨的大戰,早就打起來了!

旁的不說,要不是趙煦提前找借口,把舊黨內部的那幾個激進派都給貶去偏遠軍州。

不然,就憑劉摯們的引戰水平。

這朝堂早就炸了!

只不過,在過去,趙煦一般只和都堂宰執們開小灶、做解釋。

了不起,加上管戶部的章衡和管吏部的王子韶——錢袋子,印把子的重要性,不用多說!

和其他朝臣解釋,還是第一次。

所以,趙煦醞釀了一會,才開口道:“學士是不理解?”

刑恕趕忙低頭:“臣愚鈍,不敢妄自揣摩圣意!”

官家面前,當然不能承認自己笨,也不能承認自己沒有跟上官家的思路——

要是承認自己笨,那官家以后怎么加擔子?

須知,官家可是親口說過的:宰執須得用良臣!

更不能承認自己沒有跟上官家的思路——此大忌!

沒有跟上官家的思路,等于和官家不是一條心!

乃是有著貳心的賊臣!

所以,最佳的說辭就是不敢妄自揣摩圣意。

既顯露了忠心,同時也表達想要聆聽圣訓的潛臺詞。

刑恕那么多年的掮客,確實是沒有白做!

趙煦呵呵一笑,道:“學士不必妄自菲薄!”

“翰林學士,朕之內翰,左右顧問!掌制誥,出納王命,承受朕意,實我臂膀口舌也!”

“何況,我又委大任于學士,使學士掌內外交通之權,秉萬國貢賦之任!”

“故此,有些話,朕還是當與學士交底!”

刑恕聽完,當即表態:“臣微末之軀,承蒙陛下厚愛,屢次拔擢,竟拜為翰林學士,備為左右侍從之官,誠惶誠恐,天恩實難報答!”

“今又有幸,可聆聽德音教誨……實在是感激涕零,唯當謹記教誨,夙興夜寐……”

說著,他就深深一拜。

這些話,他也確實是真情實感的。

因為,趙煦確實是一手將他提拔起來的人!

在中古社會,這樣的知遇之恩,再迭加上君臣關系,什么叫天恩浩蕩?

這就是了!

放秦漢那會,這樣的恩義,足以叫人以死表忠了!

哪怕如今,道德水平滑坡了一些。

但也依然是足以叫人一生感恩了。

忠孝仁義,這是士大夫的思想鋼印!

趙煦聽完刑恕的表態,也是滿意的點點頭:“學士忠心,我心如鏡!”

然后問道:“學士可知,我緣何要配合北虜?”

刑恕搖搖頭。

趙煦的眼神,變得游離起來:“自元祐元年以來,北虜先伐高麗,再征日本……”

“屢戰屢勝,聲望隆于天下!”

“然而,看似繁花似錦,實則是烈火烹油!”

“北虜之國力、軍力、民力,皆被消耗!”

“如今,北虜主又欲用兵西域,大發阻卜,據說僅僅是阻卜諸部聯軍的先鋒,就有數千精騎!”

“后來者,不可計數!”

說到這里,趙煦的眼中,閃過羨慕的神色。

現在的遼國,在草原、西域的號召力與影響力,強的可怕!

耶律洪基一聲號令,阻卜各部,便紛紛響應出兵!

而在后來,哪怕遼國都完蛋了。

可一個耶律大石,帶著幾百個殘兵敗將,跑到草原上,一下子就拉了上萬的騎兵!

而且很快就重建了組織與建制。

后來西征西域,軍隊更是越打越多。

總是能在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冒出一群,自詡大遼忠臣/契丹遺民的家伙響應。

于是,竟在中亞建立起了一個橫跨數千里的大帝國!

生生的將遼國國祚又續了百余年!

這你和誰講道理去?

如今,耶律洪基大發阻卜西征。

趙煦心中明白,只要他這邊的商貨源源不斷的輸送過去。

耶律洪基的西征就一定能勝利!

為什么?

因為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窮的就剩下一條命的牧民!

只要有足夠的財貨,耶律洪基就能不斷的源源不斷的從草原上,招募阻卜騎兵西征!

在戰死最后一個阻卜人之前,遼主的西征就不會停止!

在這樣的遼國面前,塞爾柱人拿什么打?

注定失敗!

而,阻卜人西征,到了西域,特別是進了伊犁河谷后,他們還會走嗎?

于是,大批的阻卜部族,都會向西遷徙,定居到肥沃的伊犁河谷甚至越過蔥嶺,進入中亞大草原!

這等于是遼人,用一場溫和的減丁政策,給草原的人口來了一次裁減。

如此,未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遼人都將不用為草原威脅擔憂!

甚至,阻卜人還會感謝遼人!

要不是遼主,他們怎么可能撈到那么好的草場?

在這種情況下,耶律洪基,怕是真的要成為天可汗了!

一旦如此,遼人的影響力,就將從草原一直延伸到西域,甚至滲透到中亞、西亞。

坦羅斯之戰后三百年,中國皇帝的威名,將再次震動大食、拂菻,甚至傳到歐陸的天主教諸國去!

又因為,遼人擊敗的是塞爾柱。

搞不好,約翰長老王的傳說,要在歐陸沸騰起來!

苦大食久矣的歐陸人,怕是做夢都想親吻傳說中那個東方基督國王約翰長老王的腳。

說老實話,要不是趙煦在現代留過學。

知道,只要耶律洪基一死,那么,上位的就將是與趙佶并稱臥龍鳳雛的超級敗家子耶律延禧。

同時,大宋這邊的火器科技,正在不斷迭代。

否則……

趙煦還真不可能配合遼人!

也正是因此,趙煦才會對耶律洪基的事業,這么支持。

遼人動員阻卜西征?

很好!

朕全力支持!

因為啊……

遼人西征了,就是大宋西征了!

都是榮譽,都是將中國的威名與影響力,擴散出去的途徑!


上一章  |  我在現代留過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