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百九十七章
紙人張語氣嘲諷,他話音一落,趙福生冷冷道:
“我想知道。”
她說完,又看向四周:
“他的父母希望有人知道,與他相關的人想知道。”
孟婆幽幽出聲:
“我想知道。”
“我也想知道。”
武少春道。
所有身系六道之中,萬安縣的人都跟著出聲。
余靈珠等人不知所措,卻受眾人氣氛所感,也隨即開口:
“我也想知道,武清郡的輪回法則是否與孫紹殷有關?常家禍事是否因你而起的!你這個惡鬼!”
“哈哈哈哈哈。”
鬼頭放聲大笑。
笑聲在鬼域內回蕩,半晌又靜默。
隔了許久,紙人張冷聲道:
“世人總是如此愚蠢,死到臨頭,執迷不悟,看不透世道,也看不透因果。”
孫紹殷的鬼頭已經變得有些模糊,它仿佛在無聲的與此地的鬼域相結合。
分裂的六道鬼樹本身與趙福生及一干人形成對峙之勢,此時樹葉卻開始輕輕的晃蕩,枝芽在無聲的舒展著。
紙人張道:
“趙福生,你如果想知道,我就說給你聽,不過也許你聽完,可能會后悔的。”
趙福生冷笑著問他:
“我為什么要后悔?”
紙人張的聲音一頓,他仿佛愣住了:
“你是個聰明人,難道如今還猜不出真相嗎?”
“什么真相?”趙福生平靜的問:
“你將孫紹殷殘軀放置此處,以鬼頭輪回,如今趁武清郡法則受束縛,你以孫紹殷鬼頭拼湊鬼軀,想使輪回徹底復蘇?”
紙人張發出驚嘆之聲。
‘嘖嘖嘖。’
“我究竟該說你聰明,還是愚蠢呢?”她已經看透一切,知道紙人張說話是在為拼湊厲鬼拖延時間,卻仍一意孤行,要詢問孫紹殷生平。
下一刻,孟婆渾身一緊,仿佛有一道視線將她俘虜:
“是因為孟婆嗎?”
孟婆身體一抖,眼眶酸澀。
“人真是復雜,在生時軟弱無能,性命脆弱,像螻蟻,一捏就死;死后執念卻能化為厲鬼復蘇,屠戮人命,令人畏懼。”
紙人張幽幽的道:
“你也是個怪人,有時看著像有勇有謀,有時卻又意氣用事。孫紹殷的過往有什么好說的呢?不過是一個軟弱無能的富家少爺,偶然救了落難的女子,對她一見傾心,最終有情人不得好下場罷了。”
說完,他又疑惑不解:
“你一路從金縣過來,這些情況你不清楚嗎?不應該啊。”
紙人張嘆道:
“當年我一路留下線索,姓湯的那令司當時都快查到我了,可惜他太短命,最終陷在孫府老宅,再也沒有出來過。”
孫紹殷當年與沈藝殊一對有情人未能成眷屬。
半空中,一盞鬼燈幽幽閃現,內里有聲音發出:
“當年,我家遭縫劇變——”
“紙人張,事到如今,你有輪回法則,難道你還不清楚,當年臧氏舊祠的事,與大人并無關系嗎?”武少春厲聲疾喝:
“上陽郡鬼案之中,我們是因你的輪回法則,而被迫跟隨臧雄山回到五十八年前,我們回去,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救你的妻女的,老張甚至因此死于鬼禍中——”
武少春語氣激動。
鬼燈籠在半空中晃蕩,平靜的道:
“已經不重要了。”
他冷漠得仿佛局外人,已經不見當年闖入臧氏舊祠,目睹妻女慘死狀時,心碎神傷的絕望之人了。
武少春打了個寒顫。
“你真是個惡鬼。”
鬼對人的影響是毀滅性的。
此時的紙人張與鬼無異,沒有情感,十分冷漠。
妻女間接死于他手不能讓他內疚,兒子的死亡也不能喚起他的良知。
“你——”
武少春突然有種無能為力之感,他滿腔熱血,遇上紙人張這樣的人竟有種無言相對的感覺。
“你們不是想知道孫紹殷的死嗎?”鬼燈籠怪異道:
“怎么東拉西扯?”
眾人心生無力之感。
紙人張又道:
“當年我三哥馭鬼,后可能不敢見我,一直躲在鎮魔司中,直至前往上陽郡坐鎮,制定了屬于他的法則。”
說到這里,他忍不住輕笑:
“他也想多了,我確實是會殺他,不過非是因我妻女緣故殺他,而是馭鬼者也是鬼,不該存在于這世間的緣故。”
劉義真冷冷道:
“那不樣是殺,何必裝模作樣呢?”
紙人張反駁:
“那可不同。”他正義凜然:
“因妻女之死殺他,乃屬私仇,而因鬼殺他,則屬大義,兩者怎么能混為一談呢?”
他自有一套行事準則,一番話說得孟婆等人啞口無言。
趙福生則冷笑:
“說得比唱得好聽。”
紙人張不服: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趙福生道:
“無論是于公于私,你都要殺他。”
鬼燈籠‘點頭’:“不錯,臧雄山馭鬼,他必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也就是你在內心早為他做出了審判。”趙福生說完,鬼燈籠在半空頓了片刻,接著再度‘點頭’:
“這樣說也沒錯。”
趙福生再道:
“既然是這樣,就相當于你賦于了自己審判他人的權力,認為自己能掌控別人生死,一切事情只是在你喜怒之間,這樣說來,你的審判仍出自于私念,談什么公正大義呢?”
“我——”
紙人張欲反駁,但他頓了半晌,竟有些意外的道:
“你這樣說也沒錯。”
過了一陣,他嘆息:
“沒想到我至今仍然無法脫離私欲,公正公平。”
他的話匪夷所思,令人既憤怒又無力,孟婆心中如遭鬼火焚心,卻強忍著沒有開口。
“太有趣了。”紙人張嘆息。
接著他話鋒一轉:
“扯遠了,你不是想知道孫紹殷的事嗎?”他道:
“我三哥當年鎮守上陽郡,擔憂厲鬼復蘇,以女子人皮困鬼——”
說完,鬼燈籠轉動,邪異的燈光照向趙福生處。
如今臧雄山也被趙福生收服,人皮鬼案的過往她比誰都清楚,紙人張便不多說了。
“話說回來,孫家殷實,數代經商,孫紹殷的父母當年為這獨子婚事,還真的下了不少功夫。”
臧雄山早期性情寬厚。
可人心難測。
他遭遇劇變,目睹自己未來‘變鬼’,且殺死弟媳、侄女,心境早就崩塌,整個人的性格在當時就已經大變。
他內疚、自責,但同樣也害怕。
害怕臧雄武,害怕自己會死。
那一刻,提前預知的‘真相’殺死了臧雄山的希望之火。
如果他奮斗一生,最終結局仍逃不過厲鬼復蘇的結局,這樣的人生又有什么意義呢?
他后來心性變得殘忍、冷漠,制定初夜權,變成一個與以往截然不同的人。
很難說是世道改變了他,還是他自身選擇了墮落。
話說得遠了,紙人張又將話題強拉回來:
“孫、沈二人的婚禮因‘初夜權’的緣故,辦得十分低調。”
可孫家是大族,再是低調小心,總惹小人嫉妒。
孫府花大錢打通關節,私下準備悄悄為一雙兒女辦了婚事,只要二人禮成,以臧雄山當時身份地位,自然不會追究,一切便平安度過。
但在婚禮前夕,有人將孫府舉報了。
“舉報者——”
紙人張說到這里,忍不住笑了:
“舉報者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與孫家還頗有因果。”說完,鬼燈籠‘看’向趙福生:
“你對他感興趣么?”
趙福生道:
“你既然提到了,只管說就是了。”
紙人張又笑了一聲:
“此人姓孫,與孫紹殷祖上有沾親帶故的瓜葛,只是早出了五服。”
“他們一脈遭遇鬼禍,流落在外,過得很苦,后來其父走投無路,帶著妻兒回到金縣,投奔孫隆。”說完,又道:
“這孫隆就是孫紹殷的父親。”
孫父顧及同族之宜,也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又見這同族后輩頗有天份,便親自出面,將其引薦入杏林苑。
“杏林苑是上陽郡大藥鋪。”趙福生道。
紙人張聽她回應,語氣輕快了許多:
“不錯。孫家以收購藥材起家,與杏林苑合作很深,有他親自引薦,杏林苑立即將這姓孫的小子送到他們名下一位大掌柜手中做學徒。”
如此一來,此人也算是命運改變了。
“可與人做學徒那得多苦?這小子年少坎坷,九死一生來到金縣,見到富家親戚,本以為好日子來了,哪知最終一生不是躺著享福,反倒還要跟人做幫工。”
跟著師父,非打則罵。
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這姓孫的小子干了兩年,心生怨懟。
恰縫孫府有喜。
孫隆欣喜之下宴請賓客,這姓孫的小學徒一家因為是孫家親戚,也在受邀之列。
“同樣姓孫,可一人是富家少爺,每日生活只管讀書識字,此時即將迎娶美嬌娘,將來繼承大筆家業;而另一人則孤寒苦累,每日天不亮起身,深山挖藥,稱、量、切、熬,錯了一點輕則遭受喝斥,重則師父還會出手打人。”
這姓孫的小子一時偏激,心生怨怒,想著憑什么孫紹殷有好日子過?
一念之差,他將孫紹殷這門婚事舉報了。
這樁婚事孫府上下打點,若是民不舉、官不究,事過境遷,誰也不會傻到去議論。
對臧雄山來說,他是高高在上的馭鬼者,他不會在意自己上陽郡治下有沒有這樣一樁婚事舉行過。
可若有人舉報,情況就不同了,一切按照正常流程走,沈藝殊照例應當獻入上陽郡鎮魔司。
孫父為人也算小心謹慎,中間花費巨額銀兩打點,哪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他錯估了人心。
悲劇就此釀成。
“誰能想到,這一對未婚夫婦,竟然執念過深,雙雙厲鬼復蘇。”
一個游走于人間,尋常信使,執著于給母親送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一個則為情所困,執著于追尋愛人腳步,仍沉浸于大喜之日,試圖將時光留在大喜的時候。
兩個法則,孫紹殷為紙人張帶來了極大的驚喜。
“你說有意思嗎?”紙人張喜滋滋的道:
“法則相生、相克,輪回呀——”
他嘆了一聲,又似是有些憂郁,幽幽的道:
“時也、命也。”如果孫紹殷、沈藝殊這對苦命鴛鴦遇到的是當年的臧雄山,興許臧雄山是會成全二人的。
可惜這也是一個悖論。
如果是早年憨厚老實的臧雄山,則壓根兒不會制定初夜權的。
“一切只是命罷了。”
趙福生對他的話不置可否,突然問他:
“后來那姓孫的小子怎么樣了?”
紙人張愣了一愣。
她的性格真難捉摸。
“我發現你這人真是怪極了,現在是問姓孫的小子的時候嗎?”紙人張奇道:
“這件事里,孫紹殷、沈藝殊才是重點的鬼物,那只是一個小人物罷了。”
“多少年過去,你竟然也學會給人排位區分三六九等了。”趙福生咧嘴一笑。
紙人張的氣息變了。
鬼域之內,一股陰寒氣息驟降。
趙福生的話顯然令他感到十分憤怒。
那股令人聞之作嘔的惡臭頃刻間變得更深,紙人張的鬼燈慘白,燈火幽幽,閃著連鬼都畏懼的光澤。
“任你巧舌如簧,死期將至卻不自知——”良久,燈籠內傳來陰惻惻的話。
趙福生不等他說完,便態度強硬將他打斷:
“廢話少說,你知不知道那人結果?”
紙人張頓了頓:
“你還真讓我捉摸不透,不過結果嘛,我自然是知道的。”
他說道:
“此人名叫孫季才,舉報只是一時義憤,后孫府出現禍事,他膽小如鼠,竟嚇得病了。”
說話的功夫,紙人張迅速的調整好了心態:
“后來孫府幾乎死了滿門,他老實跟著自己的師父,對父母孝順,對師父也更加恭敬,辨識草藥也不再像以前馬虎,對人親切,認真學醫,得了他師父好感,后來將他招婿。”
紙人張說到這里,‘看’了趙福生一眼:
“孫季才的名字興許你不熟悉,但說來跟你辦的鬼案還有些因果。”
他后來學有所成,得了岳父衣缽,在杏林苑也有很好的口碑,做到了大掌柜的地步。
“他勤奮節約,早年攢下的錢用于收殮孫府一部分未困入鬼域的人的尸首,使其落土為安,接濟族人。”
晚年接濟百姓。
貧苦者看病,他不止不收錢,偶爾還貼些藥錢,令其減輕痛苦。
“他是你辦的五仙觀常金水案子中,常二岳父楊開泰早年也是孫季才的學徒,”紙人張語含譏諷:
“孫季才一生無兒,只得女兒,卻沒有納妾生兒,反倒對妻女很好,侍奉岳父終老,人品性情很受人稱贊,楊開泰受他影響,性格也很溫和,竟不知人性險惡,遇到了常家這滿門愚蠢貨色。”
“哈哈哈哈哈。”
他說到這里,似是覺得諷刺,竟大笑不止。
跟大家說一聲,《異世封神》從23年9月1號開書,至今剛好兩年出頭,目前我已經打算是收尾階段了。
不過我的性格大家也清楚,就是收尾階段也不是說突然完結,會有一段時間的過度,只是跟大家提前說一聲,讓陪伴我兩年的人有個心理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