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不留春
其實,因為《捕蠅紙》獲得成功,萬青青現在也是好萊塢比較受關注的制片人。
除了《捕蠅紙》,今年六月即將上映的《戀戀筆記本》,以及《黑衣人》,萬青青都是靈河方的制片人,參與了電影的部份工作。
她現在的職位是靈河的北美CEO。
萬青青現在主要做兩件,一是代表靈河制作陸嚴河在好萊塢的項目,這樣的項目,一般都是參與制作,二是在好萊塢找好項目。
這讓她現在的工作有點像一個傳統的好萊塢制片人。
一個傳統的好萊塢制片人,首先要找到一個好故事、好劇本,或者說,一個idea,然后,去拿到一筆初始資金,可以讓制片人找到編劇,將它改編成劇本。
很多時候這個初始資金是制片人自己墊付。
有了劇本,就去找適合的導演,討論合作的可能性,再然后,慢慢地搭起一個劇組。
這個過程中,制片人所扮演的角色跟很多人的理解并不一樣。
萬青青因為自己做了《捕蠅紙》這個項目——這個項目就屬于她一手拉大的孩子。事無巨細,全都要管。陸嚴河就只是提供了一個劇本,以及制作費。可以說,萬青青最后把《捕蠅紙》這樣一個項目成功拉扯長大,最后又成功地取得票房上的成功,她就跟經歷了一段取經路一樣,最后蛻變了、成長了。
接下來跟索倫合作的《戀戀筆記本》和《黑衣人》,萬青青都只是作為靈河方的代表,雖然有制片人之名,排序卻靠后,實際上在劇組的參與程度也不高。盡管如此,萬青青卻必須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這幾個項目上,哪怕能夠讓她做決定的東西很少。對靈河而言,《戀戀筆記本》和《黑衣人》都是公司發展的重要環節。
對萬青青來說,過去這段時間,是她想要大展拳腳、大干一場卻有點被困住的階段。
但這些事情,萬青青都沒有跟陸嚴河說過。
她知道這些事情應該由她自己消化。
她也知道,她在這個年紀,已經獲得了其他人難以想象的資源。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
因為她的職位,以及她在靈河的地位,連好萊塢這邊都有人在揣測,她是不是陸嚴河的女人。
在好萊塢,這樣的性別歧視更加嚴重——當然,更加無形,因為一旦有形,就會遭人譴責。一個年輕女性,能如此快地走到高位,擁有常人所無法調動的資源,而且不是一個符號式的擺設,她一定有她的能力,但她也一定不僅僅是靠自己的能力——
這樣看似認可她能力的偏見,比簡單膚淺的“靠男人上位”的偏見,更令她棘手。
都承認你有能力了,還要怎么樣?
在當下的輿論環境中,這樣的揣測不會以任何語言形式出現在她的耳朵里,然而,大家的眼神也好,微表情也好,尤其是每當她出現在一個地方,那種彼此交頭接耳的小動作,都在某種程度上提醒著她,這個地方是怎么看待她的。
所以,萬青青現在越來越信賴一件事,那就是不要管別人是怎么看待你的,也不要在意別人眼中,你是如何獲得這一切的。你的所作所為,改變不了任何別人眼中的事實。但你只要牢牢把握住你擁有的,認真做好你應該做的,你在這個世界終有一席之地,并且你的一席之地,不會被那些看似刻薄、凌厲甚至是扭曲的流言蜚語所擊垮。
也是因此,萬青青充分地明白,這不是一個她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想法去做事的環境。陸嚴河給予了她充分的信任、資源,她也必須回報陸嚴河——最好的回報,就是在陸嚴河最需要的地方,幫他把這個地方站穩了。
這段時間,萬青青經常跟陸嚴河見面。
她也得以有機會把自己之前積累的、看上的幾個項目,跟陸嚴河報告。
這種在路上、餐桌上甚至是茶余飯后聊項目的時機,永遠比正襟危坐地坐在辦公室里匯報要更好。
陸嚴河聽萬青青說了好幾個項目,都聽進去了。但是,對于萬青青所說的這幾個項目,陸嚴河目前聽下來,并沒有特別心動的。他發現萬青青感興趣的這幾個項目,幾乎都是《捕蠅紙》的翻版,簡而言之,都是相似類型的、群像的、不斷反轉的懸疑性質故事。
但是,萬青青每一次跟他講述其中一個項目的時候,陸嚴河都可以明顯感覺到她的熱情、專注,以及一股絕對能夠把這個項目給做好的信心,所以,陸嚴河并沒有打斷過她,也沒有在她講完之后,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讓她可以再研究一下,回頭再繼續討論。
然而,在萬青青也出席的餐桌上,陸嚴河偶爾就會提到,他是如何決定要拍一部電影的。
“比如《尸相》,比如《夏夜別墅驚魂》,其實我只是看了劇本,然后弄清楚公司之所以想拍,有著很明確的目的,成本低,可以用來給團隊練手,而題材又比較新穎,在宣傳營銷上有發揮空間,他們對這些項目都有非常明確的判斷,那我覺得,確實,這是不錯的練手機會,尤其是對靈河這樣一家還沒有多少獨立制作經驗的公司。”
陸嚴河不知道自己說的這些話,萬青青是否聽進去了,又是否聽懂了。
他并不懷疑萬青青的能力,他只是擔心一個人在狂熱地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會因為這樣的沖動,忽略掉很多東西。
如果萬青青只是告訴他,她想要做一個類似《捕蠅紙》的項目,這樣她來操盤的難度更低,可以幫助她進一步鞏固電影制作方面積累的東西,陸嚴河二話不說就會點頭、同意。但是現在不行,因為現在萬青青是在把這些項目當成一個“一定會取得比《捕蠅紙》更大成功”的項目來跟陸嚴河描述的。
會嗎?
也許會。
然而,那也一定只是偶然。
萬青青對于電影行業的了解,太“高管”了。盡管她是從無到有把《捕蠅紙》拍出來的。
陸嚴河總覺得,萬青青不改變這些想法的話,更有可能迎接她的是失敗。
“《星運里的錯》呢?”有一天,陸嚴河突然提起了自己從索倫拿回來的這個劇本。
萬青青一愣。
陸嚴河從她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她其實沒有太把《星運里的錯》這個劇本放在心上去推進。
陸嚴河說:“《失戀33天》在海外的票房不錯,李治百和江玉倩兩個人主演的愛情喜劇,在海外也能賣出數千萬美元的票房,說明現在亞洲人面孔主演的愛情電影,一樣是能讓觀眾買賬的,我想這應該能給制作《星運里的錯》帶來不錯的前景吧?”
萬青青猶豫了片刻,說:“但是我其實擔心這部電影的票房,它的風險太大了,《失戀33天》的主要票倉在國內,海外票房即使不好,也能盈利。但是《星運里的錯》要是票房不佳,這樣一部英語片,它未必能夠在國內取得好的票房。”
這個理由……有點蹩腳。
陸嚴河也沒有拆穿。
他說:“你特別想要做你之前提的那幾個項目?”
萬青青點頭,說:“是的,我很有信心。”
陸嚴河說:“這樣吧,你挑一部制作預算可以控制在兩千萬美元以內的,你去做。”
萬青青一愣。
“啊?”
“怎么?嫌低了?”陸嚴河問。
“不是。”萬青青趕緊搖頭,但是自己都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好像在做夢,“陸總,你、你就這么答應我了?”
陸嚴河說:“在好萊塢,常常有這么一個傳統,如果你做成功了一部電影,那么你接下來想要做什么,大家都會為你開綠燈。我說實話,對于你提的那幾個項目,聽起來讓我很心動的,并沒有。當然,我也沒有覺得它們就沒有制作的價值,我只是認為你對它們抱的希望太大了,《捕蠅紙》的成功讓你積累了成功的經驗,以及信心,你認為你可以復制這樣的成功,甚至是超越這樣的成功,因為你經驗更足了,你只需要找到一個相似的題材、故事,就可以,對吧?”
萬青青猶豫了一下,沒有說話。
陸嚴河:“但是,你要知道,《捕蠅紙》這樣的類型,向來也不是好萊塢的賣座類型,它在流媒體、DVD市場可能都比較火,但是它在院線,票房上限是不高的,爆出黑馬的概率也低。比起一部試圖去復制《捕蠅紙》成功的作品,我更在意和珍視的是你獨立操盤這樣一個項目的經驗,用這樣的經驗,去制作真正有可能打動觀眾、獲得票房的電影,在我這里,遠遠好過去做一個復制品。但是,你想做,我理解這種心情,我也明白,有的事情,不親自去做,就永遠得不到一個答案。所以,兩千萬美元,你去做,成功了,說明我判斷錯了,失敗了,沒關系,我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