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還是等過上一陣子房子蓋好后,院子外面建造個高高的墻壁,將家里圍得嚴嚴實實,然后再把這些太陽能充電板放在家中院子里暴曬幾天,就能充好電了。
“……而且我已經想好建造院子圍墻用的材料了。”說話間,姜未將寫得滿滿當當的一張紙推至姜曉曉面前。
姜曉曉一眼掃去,這張紙上用毛筆字體工工整整地寫滿了水泥的制造方法。
她不由愣了愣:“娘,原來你讓人建造窯爐是為了……”
原來不是為了燒制玻璃,而是為了制造水泥啊……
姜曉曉看到她娘寫的這張配方上,制造水泥需要黏土、磚塊、礦渣……各種配比都有詳細記錄,其中最主要的材料之一,便是生石灰。
這三個字上被她娘用毛筆重點圈起來。
生石灰作為水泥速凝劑,是必不可缺少的。
這個時代生石灰可不好弄,其余那些黏土、磚塊和礦渣都可以去鎮上的鐵匠鋪或者磚窯鋪子買,但這生石灰,估計跑遍整個鎮子都買不到,只能自己燒制。
而生石灰必須由石灰石經過烈火煅燒而成,怪不得她娘要用耐火磚建造窯爐,這燒石灰所需的溫度可不低……
“明天找個時間去山上一趟……”姜未屈指敲擊著桌面上的紙張,開始安排明天的任務。
燒制石灰所需的石頭還得去山上找,這個配方是她根據記憶琢磨出來的,但還沒有實操過,具體能不能根據這個配比制造出水泥還有待實驗。
“好!明天我跟娘一起去山上!”姜曉曉點點頭,止不住高興地道。
要是能在蓋房子之前成功制造出水泥,那就太好了!
作為一個現代人,沒人比她更清楚水泥的好處了。
水泥是非常好的建筑材料,能讓砌房用的地磚和墻磚黏合,加強建材與基層吸附能力,變得更加穩固,還能保護內部結構,比起這個時代人們常用的水加黏土和稻草攪拌做出的黏合劑要好上不知多少倍。
她原先還在擔心,要是原著中的雪災發生了怎么辦?
都說久旱必有大災,何況這本書的原著還是一本災荒文,今天夏天的大旱過后,到了冬天會發生幾十年難得一遇的雪災。
原書中描述過,天降大暴雪,壓倒了很多房屋,因為村里人大多是土坯房和茅草屋,牢固性不行,一旦下大雪,或是狂風、暴雨什么的,房子壓根就撐不住。
然而,這還不是最嚴重的。
她們所在的這一大片區域幾乎被大雪覆蓋,無論是縣鎮,還是村里的山道都被大雪掩埋,橋梁被大雪壓斷,無法通行。
很多外出的人都困在山中或者其他地方,無法歸家,活活凍死。
更有甚者,有些家里的糧食不夠,就算手里有銀錢也無法出去買糧,路道都被大雪堵住了,人們無法穿過,只能活生生地在家挨凍受餓。
現下還沒有入秋,這些暫且不論,姜曉曉原本還想著用什么方法提醒她娘將家里的房子加固一下,沒想到他娘就主動提出用水泥建造房屋的法子。
這讓她心中的那塊始終提著的大石頭徹底落下來了。105.
冬天過冬的糧食倒是不用擔心,她娘空間里的糧食幾輩子也吃不完,現在唯一擔心的房子問題也解決了,她終于能真正松口氣了。
第二天一大早,母女倆就早早的去了秋蓮娘家,結算了這幾天的工錢,并且讓她通知大伙以后不用再來她家干活了。
“行。”秋蓮娘點頭應下了。
正好過幾天也到秋收了,家里有農田的婦人也騰不出手來做這份活計。
母女倆回到家,正愁著鎮上幾家酒樓的貨還沒送,正巧見春苗姐妹來了。
姜曉曉一拍腦門,得,忘記通知她們不用來干活了。
春苗正想像以往一樣去灶房里拿糯米粉出來,就被姜未攔住:“春苗,從今天開始就不用再來我家熬煮冰淇淋和雪糕了。”
春苗聞言,不由得失望地低下頭。
因著有了這份活計,她們母女三人雖然搬出來住在那所破爛的茅草屋里,但也能靠著這份工錢活下去。
但若是沒了這份活計,她們在這個村里沒田沒地的,恐怕……
她還在愁苦著,姜未轉而又道:“春苗,我有另外的活計安排你做——”
說話間,趙老頭兒也趕來了,姜未臉上露出笑容,指了指家里的馬車,道:“你跟趙叔兒去鎮上幫我送貨,一共有七八家,你要挨家挨戶都去,確保把貨送到掌柜手里,我一天給你十五文的工錢,你能辦到不?”
安排人送貨這件事她也考慮了許久,這活沒啥技術含量,她早就想把這活安排給別人做,自己也能空出時間來做些別的。
“能!”春苗忙不迭點頭,滿臉堅定,“姜姨你放心,我一定把貨送到!”
姜未滿意點頭,春苗年紀也不算小了,包攬這活她也放心。
將幾個冰柜搬進馬車后,姜未又叮囑了春苗一些如何跟鎮上那些掌柜打交道,這活計除了將貨送到掌柜手中,每天還要收取將近十兩銀子帶回家,這不是一筆小錢。
她原先還想讓秋蓮娘包攬這活計,但想想也臨近秋收了,她家田地不少,恐怕也空不出時間,索性便讓春苗干這活。
趙老頭兒趕著馬車,載著春苗和一馬車的冰柜離開了。
春芽看著遠去的姐姐,眼里流露出羨慕。
姐姐能賺錢養家了,可是她卻……
春芽不覺有些悲傷起來,突然邊上的姜曉曉拉了拉她的袖子,軟聲道:“春芽姐,我娘也想找你幫忙。”
八歲的春芽眼睛一亮。
姜未適時指了指院里的雞圈、羊棚和兔窩,道:“你每天過來幫我家打理這些家禽,清理一下糞便,掃一下地,給雞羊兔子們喂食、喂水,我每天給你三文錢如何?”
春苗用力點頭,隨后又搖了搖頭,弱弱地道:“姜姨,我不想要工錢,你能不能把工錢換成兔子,送我一只兔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