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前作者:黎行歌
周掌柜默然。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您老看上去就不像值得信任之人……
當然,這話他是不敢說出來觸霉頭的。
他只道:“要不,我去姜家幫你疏通一下……”
憑著他和姜家這幾個月生意上的往來關系,姜小娘子應該能網開一面……
“罷了。”沈確卻只搖頭,“此事還是犯不著麻煩她們了。“
他自己再另想辦法解決就是,也沒到那種窮途末路之地。
“那您……還有多少時日回京?”周掌柜又道。
沈確看向窗外,“最遲,年前。”
“那也沒剩多少時日了……”周掌柜輕嘆了一聲。
若是在回京之前還是解決不了此事,那豈不是功虧一簣了。
入夜后,下了秋天以來的第一場雨。
大雨淅淅瀝瀝,雷聲轟鳴不斷。
這雨持續到天亮也沒停。
姜曉曉揉著惺忪睡眼走出房間,看向屋外的房檐。
雨水順著瓦檐淅淅瀝瀝流下,匯聚在地上成了一汪水。
幸好她家院子地面上鋪了地磚,不然這一場雨下來,滿地泥濘,多難看啊。
沒一會兒,來肥皂作坊干活的村民們披著一身蓑衣到了姜家。
他們看到姜家院子里被雨水沖刷得愈發干凈透亮的青石板磚,也是一陣羨慕。
這院子里鋪了地磚就是好,不像自家的泥土地,一下雨,院子就濕噠噠的,全是稀泥,一腳踏上去,泥點子還會飛濺在褲腳和鞋面上,又臟又麻煩。
村民們到了姜家,不用姜未吆喝,就自覺去了肥皂作坊,開始今天的工作。
對比半個月前秋收時的那場秋雨,村民們對于這一場秋雨的到來,顯然都是高興的。
前幾天才種下去的麥子,村民們還有些擔心這雨下不來。
雖說蕎麥對水的需求量不高,但若是一點兒雨水都沒有,再耐旱的麥子都開不了花,結不了麥粒。
現在這場大雨來了之后,村民們的那顆心也徹底落回實處。
這一場秋雨持續下了三天三夜,徹底澆透了地面。
但也絲毫沒有影響到肥皂作坊的進程。
村民們都是在水泥平房里工作,雨淋不到,風吹不到,太陽曬不到,還能拿不菲的工錢,這誰來了都不得不說一聲愜意。
雨停了后,姜曉曉就忙著跟自家娘親上了山。
這場秋雨對于她家來說,也不是沒有一點兒壞處。
一直下雨,家里的柴火都用光了。
肥皂作坊燒草木灰要用柴火,熬制豬油需要柴火,才幾天時間,就把她家囤了幾個月的柴火用的一干二凈。
不趕緊去山上砍一些回來,家中連燒火做飯的柴火都沒有了。
姜曉曉背上背了一個小背簍,姜未就在一旁砍柴,她將地上散落的一些木柴撿在一堆,方便待會捆起來背下山。
因為才下過雨不久,這些柴火都帶了些濕氣,背回家還要曬一曬才能用。
她正撿著,上山割青草的春芽見了她,便朝她招手,一邊喊道:“曉曉妹妹,快來啊,這里有好多野山菌!”
野山菌!
姜曉曉的眼睛倏地一亮。
她忙朝自家娘親看去。
姜未朝她點頭:“去吧。”
姜曉曉便背起自己的小背簍,高高興興地去了。
一到春芽跟前,低頭一看,果然,那野山菌就跟雨后的春筍,挨個冒了出來。
姜曉曉急不可耐地彎腰摘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傘狀菌子,蘑菇一樣,白白軟軟的,捏在手里又軟又可愛。
春芽卻一把拍掉她手里的菌子:“曉曉妹妹,你這個不能撿回去吃,有毒,吃了會死人的,你要撿那些丑丑的野山菌才行,長得越好看的菌子越是有毒。”
姜曉曉:“……”
好吧。
生平第一次,被一個八歲的小丫頭教訓了。
春芽牽起她的手,拉著她往另一邊去,一邊道:“你跟著我走,我告訴你那些野山菌可以撿。”
姜曉曉連連點頭,一路跟著她走。
春芽撿一個,她記一個。
不得不說,春芽這小丫頭比她想象中還要博學有耐心。
山里大部分野山菌她都知道,哪些不能吃,哪些能吃,她都能說的一清二楚。
“曉曉妹妹,這個野山菌雖然也長得丑丑的,但切開后會變成藍色,有毒,也不能吃,有次村里人不小心吃了,就一直嘔吐拉肚子,還說看見好多小人人在眼前跳舞,以為是見了鬼……還有這個雞樅菌,是無毒能吃的……”
姜曉曉一邊聽著,一邊點頭。
這個會變藍色的野山菌她知道,不就是見手青嘛,吃了會惡心嘔吐、頭暈眩目……不過,聽說用大油炒熟透后吃了沒事。
但這話她沒說出來,村里人家都窮,誰會舍得用那么多油炒個有毒的菌子,而且這菌子一旦沒炒熟,吃了依然會中毒。
在春芽的細心介紹下,她幾乎認遍了山上的野山菌,并且撿了大半背簍能吃的野山菌。
春芽是靠著常年在山上混跡的經驗和村里人的相告才知道的這么多,而姜曉曉一會功夫就全部記住了這些野山菌,并且一個不錯的區分開來哪些不能吃,哪些能吃。
驚得春芽連連夸贊:“曉曉妹妹,你記性真好,我才說了一遍你就全都記住了,怪不得你能認識那么多字呢!”
要知道,山上的好多野山菌,連她姐姐春苗都沒能記全。
姜曉曉不好意思地撓頭,笑道:“這得多虧你細心給我講解啊。”
她知道自己這把子記性是多虧了基因改造液才變得這么好,而春芽可是完全憑借自己的實力記下這些東西的。
漸漸的,山上撿菌子的人多了起來。
姜曉曉也看見了很多熟人。
秋蓮娘、王嬸子、高小燕她娘、里正媳婦兒……還有成堆的孩子,正撒丫子漫山遍野地跑。
山上頓時就熱鬧了起來。
到處是孩童們嬉戲打鬧的聲音,還有婦人們說閑話的聲音。
“這場雨下的好啊,瞧著這山上的野山菌,一個個的,長得多好,撿回家又是一道菜。”
“就是啊,這野山菌肉質肥厚,口感就跟肉一樣,孩子們可喜歡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