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港碼頭工程,還有個實地勘測出最終方案的過程。
所以當下還不是重點。
汽車產業跟海運匯報完,讓衛東被急著招來,催促回滬海的主要緣由。
當然就是國際社區的銷售,更有首批已經遞交給滬海財政的城市建設費、綠化園林費,總計十五億港幣!
這錢到底怎么算?
把兩百萬方的國際社區地塊,交給讓衛東來開發成有兩百多萬方建筑面積的新型社區。
市里面除了確實找不到更好的選擇來擔綱,也是對讓衛東這口碑試試看,看他到底能怎么做。
所以當初簽訂的協議非常松散。
除了要求定價要看齊HK甚至東京,其他就是一定要有國際水準。
言下之意就是賣得貴,多花錢建設都行。
反正滬海又沒掏一毛錢,都是承建方墊資,然后外匯消費者買單。
滬海得到了現代化的城市社區,容納了國際商務人群、海外居民、僑胞同胞,帶來更多投資。
最重要是得到了最急需的外匯。
對這些房地產本身的能給滬海帶來多少盈利,協議里面真沒有要求。
讓衛東和池世明探討,這態度就有點故意看你體不體面,如果你不體面,那就教你體面。
恰好池世明也是個年輕仔,跟讓衛東說得通,沒有看到錢就瘋狂摟住的貪婪。
這點真的非常罕見。
他倆都當這是變相的地價。
所以滬海這邊不驚喜都不可能。
現在款項都轉到HK的中資銀行,就算外匯到賬。
然后再劃撥一半給滬海。
這可是純收入!
如果按照這么算,整個國際社區每年能分幾十億給滬海。
電腦代工那邊今年有幾十億美元產值,外匯收益是主要的點,實際利潤都沒這么多,更別說市里能拿到的利稅了。
所以賣地是真來錢!
讓衛東有詳細數據來支撐,要是有個PPT就更好了:“春節后又賣了點,大概一千四百多套,其中有三百套是全款,加上HK銀行按揭放款,到地產公司賬上接近三十億港幣,具體的開支、建設成本、社區成本還要計算,但大概的先劃撥城市建設費、綠化園林費,余款等項目推進逐漸核算繳納。”
市里面就很想搞懂你們到底是怎么算的。
讓衛東卻攤手推卸責任:“這個定價權是市里面給的,不是我們要求的,所以肯定是根據我們的成本包含合理利潤之后,剩的都交給市里面,如果我們對本地市民銷售,定價肯定不是這樣。”
甚至對比了下:“這個價格還是太高了,不是針對港澳臺海外用戶,不是滬海的特殊地位,不可能賣這么貴,實話說,春節前我們在HK沙田的中文大學隔壁,開建小型別墅樓,一套也才這個價,面朝大海背靠高校,比這好。”
摸出來一本相冊,都是池世明操盤,所以國際社區早就拍了不少“藝術照”,明星村就是設計稿、施工照。
但水上訓練中心已經落成了,確實帶著棧橋在海邊如同景點般美麗。
幾乎一套一設計的小別墅更充滿藝術氣息。
比國際社區整體還是按照新中式的典雅統一多了不少靈氣。
這就是引入了專業設計師的結果,國際社區哪怕也有別墅,當時都沒這么細致的搞。
成本上也接受不了。
畢竟是按照“大樓盤”模式來的整齊劃一。
但這套小何帶領的設計方案在HK就能獲益不少,因為地價便宜,施工成本稍微高點也不至于到兩千美元一平方,所以小何這趟應該能拿上百萬港幣!
對這個大半年前差點潛逃的家伙,讓衛東就是要故意做出這個結果。
肯跟隨,肯努力,那就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當然這些沒解釋,滬海市里面已經看得嘖嘖稱贊:“這些方案也是你們做的?為什么不引入國際社區呢?”
讓衛東比劃:“前期不是強調要有滬海國際社區的整體感么,現在施工完成進度還不到兩成,等整體效果出來了,再跟市里面、設計院所探討下,這么搞就是凌亂美,不見得大氣了。”
其實是個審美問題,這會兒內地還不適合搞個性。
市里面權衡下:“那就還是先要大氣,國際社區開發完了,再另外這樣開發一片高檔別墅區域,對比舊時期的別墅,也能傳為佳話嘛。”
是有這樣的說法,這些藝術含量較重的建筑,在解放前的租界蠻多,后來都是千篇一律的筒子樓、赫魯曉夫樓,連高樓塔樓都沒有那些老洋房吸引人。
滬海的品位還是在全國領先。
讓衛東笑稱:“那都是好幾年以后的事情,現在的情況是鵬圳已經有土地拍賣,帶著土地出讓金的做法,我們恰恰處在房改前沿,所以這種變化到底要怎么做,需要各方探索,土地拍賣、土地出讓金必然導致房價上漲,那么就面臨是保房價保證房改推進呢,還是保收益把房價轉移到購房者頭上,參與地產建設的各方肯定得拭目以待。”
他還是要小心提醒,其實自己都主動提過兩三次,這土地出讓金是不是該收得收。
在場不也有以前負責經委那位,那會兒他還叮囑過讓衛東不要隨便提這事兒。
但突然冒出來這個土地拍賣確實有點把讓衛東嚇一跳。
市里面肯定馬上問他為什么。
這時傳看的相冊慢慢轉到了旁邊,章蘭芝很自然的接過去,低頭慢慢的翻看,很仔細。
仿佛在看自己沒共同走過的時光。
讓衛東沒注意這些:“拍賣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價高者得,建設方開發方會精密計算我最高能賣到多少,那這塊地最終能值多少,為了賣這么多,得想方設法去挖掘賣點,這房價就是奔著越來越高去的,國資土地當然覺得越貴越好,但最終誰來承受?”
這是他跟池世明聽說以后的反應:“HK房價就是這么一步步推高的,我們這次搞的房屋遠低于市場房價,算是集資樓,居者有其屋還是個很現實的事兒,不是說拍賣不好,一開始不應該是政府多控制住,測算出地價、房價、成本、利潤,等這種模式適應了再一點點交給市場,現在這步子還是有點太陡了吧,之前還不好提的。”
原來經委那位跟他對對眼,明白的點點頭:“是在探討,這個要改法的,鵬圳作為特區嘗試,而且拍賣的地塊也是商業用途,不是住宅用地,嗯,說起來國際社區好像就恰恰是這種模式?政府定價,承建商列出成本和利潤?”
讓衛東只是來都來了,風險預警,重點掩護自己的銀行和保險公司。
馬上又發現有點把自己誆進去,別成為房地產標桿:“哎哎哎,不是不是,國際社區是個特殊案例,是因為滬海具有特殊意義,全國能有幾個城市吸引這么多海外商人、港澳臺僑胞,我們也是恰好在HK有自己的推廣手段,才有這個結果。”
還不惜抹黑:“實際上我們這看似賣得好,并不完全是之前的初衷,不是想多賣點給海外投資商,東瀛歐美廠商嗎,我們目前只有賣HK的能力,期待這一撥兒住戶把人氣帶起來了,看怎么賣給其他海外消費者,這就得靠滬海的實力了,我們敲邊鼓。”
熟悉他的都已經哈哈笑起來:“衛東就是一到出成果加擔子的時候就滑頭,但國際社區這個建設銷售的趨勢確實好,春節前后回滬探親的海外僑胞都多了不少,那么下一步就是你說的要把社區人氣規模做起來了?”
讓衛東已經比較清楚了:“對,一邊盡可能推動入住,一邊提高生活環境配套,商業街、商業中心,另外這建筑社區越來越成型,交通設施、公共綠化等等城市建設配套,到底哪些是開發商做,哪些是市政園林綠化做,都要精準細致的劃分出來,這才是對各地做出的規范探索。”
這就是交了十五億,還有好幾億沒交的原因。
責任劃分清楚前,該花錢那就花,商人不會吃悶虧。
市里面就覺得你這是交代了,又好像沒交代,這個項目的確成功了,但又沒法推而廣之。
分管的都有點悻悻:“要不你再做個普通案例示范?”
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因為讓衛東馬上就像他們熟悉的那樣,連連擺手,真的沒法做了,看看滬海都有多少地產項目了。
我真的不是地產商……
所以還算是對去年工作的階段性匯報吧,結束前讓衛東才順口提到自己暫時接手招商投資局的工作。
日理萬機的各位確實沒注意到招投局已經開啟了國內“民營”銀行和社保這兩塊金融事務。
更多以為是方便他對HK工作,還叮囑他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找滬海支持。
現在HK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你在那邊遇到的一些情況,大家也有所耳聞,注意安全。
這些起身告別時的交流,已經帶著點長輩關懷,同僚關心了。
章蘭芝低頭站在外圍,悄悄把那本相冊揣進兜里。
讓衛東出來都有種僥幸過關的后怕,不能再加擔子了。
真的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