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一大早,全國專家集體改口的盛況,徹底看呆了全國百姓。
昨天的早報還全是批評,今天的早報就只剩下贊譽。
縱然偶有吐槽,也僅僅只是針對謀子,必須把咱們方哥摘出來單獨夸兩句。
“《英雄》終于具備英雄氣了。”
之前罵英雄是狗熊的電影人們集體180度大轉向,新文章抓著方哥不松手,就硬蹭。
不過他們的話其實很在理,得到了觀眾們的廣泛認同。
就連很多人不喜歡的天命,也被洗得干干凈凈。
其中,以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的文章最為犀利透徹,真正講明白了方版的不同。
“不敢出劍的無名純屬懦夫,完全是張導貫徹個人理念的提線木偶,沒有邏輯沒有動機沒有弧光,往那里一站,仿若道具。
而斬掉傳國玉璽一角的無名卻在我們明知道的虛構中升華,他變得有血有肉,飽滿豪邁。
之前我有多恨他辜負了太子譽的信任,現在就有多么為他惋惜。
他苦練多年的刺殺之劍沒有敗給任何人,當那一劍斬出,我們看到了他眼底的火和鋒,當他被釘死在殿柱上,大笑道出君上請懸吾頭顱試觀之,那一刻我竟淚流滿面。
和張導空洞的天下概念截然不同,方星河的哲學史觀明顯更加真實、厚重、有溫度。
張版結局完全是抽象的、浮夸的、虛偽的,像是把我們綁在椅子上,往大家嘴里硬生生灌藥。
大郎,來吃藥了!
什么藥?
治腎虛的藥,吃了藥,你以后就會變得梆硬!
事實上呢?
那藥特別反胃,苦澀腥臭,難以下咽,而且吃了藥之后完全不會讓人有反應,只會陷入一種一回想便感覺惡心的境地。
方版的結局卻沒有強行向我們灌任何東西。
但我們不傻,我們看得到區別。
刺客斬斷傳國玉璽完全是虛構的情節,但是并不惹人反感,因為大家能夠體會到方導在這里想要表達的隱喻——
天命因民而聚,亦為民而磔。
這是中國傳統哲學中最重要的概念,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之后無名慷慨赴死時,道出那句‘懇請王上將我與韓太子頭顱懸于高處’,再次上演了一出精妙的隱喻。
所謂天人共鑒,所謂眾生期盼,所謂民心向背,統統都是中國古代對于君王是否失德的監察。
其核心邏輯是:君主的權力源于天命,而天命的歸屬取決于君主的德行。
這套體系中的監察主體十分復雜,從上天到文官再到百姓,均有責任、義務以及權力對君王進行監督和勸誡。
而在這套主體里最微弱的民,恰恰又是天命的現實反映。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失去天佑,幾乎等于失去民心,而失去民心,則意味著改朝換代勢必成行。
無名要求秦王懸顱于高處,又道‘或許親見此景時,我等終可瞑目’,本質上是將自己從刺客轉化為大秦潛在的國民,默認了秦王具備實現大一統的資格,并且盼見四海一的那天。
同時,此舉又有監察之意。
無名代表鬼,太子譽代表神,他們同時又是死去的民。
在泰山封禪的場景中,人鬼神共鑒天命歸秦,其象征意義十分濃厚,畫面充滿中式哲思。
最后再到彩蛋,太子譽打破第四面墻,與觀眾對視,徹底將結局升華。
這是方星河給我們留下的最后一場隱喻——
跨越時空,我與你們對視,后世的中國子民們啊,你們過得可好?
他為何釋懷淺笑,而非憂愁?
因為他知道,我們過得很好。
此處的情緒,全世界人民都能感知,但只有我們中國人完全能懂。
至此,我終于再也忍不住眼淚,痛哭嗚咽,淚水橫流。
方星河對于整個結局的處理妙到巔峰,很多人詬病無名敗給了天命,認為這是強行讓秦王無敵,完全忽視了方星河對于整部電影主題升華所付出的努力。
普通觀眾希望無名在結局時能夠酣暢淋漓的再打最后一場,這無可厚非。
但請注意,這是歷史題材古裝大片,在秦始皇不可能死的前提下,讓蒙毅也好,秦王也罷,通過一場激烈的動作戲打敗無名,并不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恰恰是敗于天命,再加上方星河的后續處理,才使得這個蒼白的故事變得厚重,變得有韻味,變得中國。
到底什么是中國?
大一統的中央之國。
到底什么是天命?
神鬼共愿,萬眾一心。
到底是什么是英雄?
舍生取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勝則與君共飲,敗則灑脫赴死。
到最后,無名這個人物完全立住了,那么這個時代的豪邁和浪漫也自然立住了,取得最終勝利的秦國同樣立住了。
秦始皇不是一個狂妄自大的假人,無名也不是一個鼠首兩端的軟弱之輩,太子譽死得其所,趙后飛雪沒有錯信懦夫,你是英雄,我是英雄,大家都是英雄。
這才是中國影史上最好的杰作。
方版《英雄》改變的不止是結局,他改變的是整部影片的氣質,改變的是國人心中的大山,改變的是全世界影迷認知里的中國。
國際版在全世界范圍內取得如此成績,理所應當,不容置疑。
它不再是一部為了討好外國人而堆砌的視覺奇觀,它是詮釋了中國意識、中國歷史、中國精神的偉大作品。
你們津津樂道的動作戲,不如結尾字幕和彩蛋帶給我的觸動之萬一。
我要說,中國電影,自此終于有了一座豐碑。
是的,正是這部,英雄們的《英雄》!”
英雄們的《英雄》,堪稱雄文。
此文一出,少量的質疑全部銷聲匿跡。
作者是真的看懂了電影,看懂了方星河的結局處理。
自這篇文章起,國內輿論基本統一。
就連小鋼炮這臭不要臉的貨,都跟著水了一篇贊揚文章。
他也是真有意思,前腳王碩剛罵完英雄,后腳他就捧上了方版。
你還別說,文章舔得還真挺出彩。
“天命學說是一種普世價值,西方東方都曾經盛行過,直到今天,我們家里的老人仍然喜歡絮叨:主席是天降偉人,紅軍是天兵天將,老天爺派下來拯救咱們的!
這話對也不對,唯物主義不興這個,但它很樸素,代表著真正意義上的民心。
但西方的天命其實還跟中國的天命有很大不同,在這一點上,方導處理得非常清晰,也非常細節。
我聽國外的朋友說,美國那邊不是特別認同這種中國式天命,神器怎么能被斬斷呢?
由此又產生了關于大一統的爭論,我追著看了好幾天新聞。
不過方導最終還是用非常精妙的理論將我們的大一統思想推廣了出來,特別牛,特別讓人提氣。
文章我點評不了,不過兩版電影我都看了,方導的版本堪稱是無懈可擊。
它在邏輯上是完全通的,在人物上也是完全通的,在情緒上就更厲害了,那不止是通順,那簡直是爆發。
最后那一幕對著觀眾微笑的大膽嘗試,放在別的任何一個地方,肯定都叫人出戲,偏偏就是在那一刻,它跨越歷史跨越時間將我們真正聯結在一起——
我作為一個普通觀眾,太子譽作為一個戰國英雄,我們忽然之間擁有了一樣的身份和一樣的心情。
我們都是中華兒女,大一統中央帝國的子孫,我們經歷了一樣的國破山河在,我們也同樣正在邁入一個新時代。
我當時差點沒跳起來。
牛逼!太他媽棒了!怎么想出來的啊?
之前那幫人都說方導是文曲星下凡、紫微星降世,我就覺得有那么夸張嗎?
現在看了這版《英雄》,真的,我服了,確實牛逼。
這不是票房多少的事兒,這是帶著鐐銬跳舞,卻硬生生把一部功夫片拍成了藝術品。
往后啊,咱們國內的商業片導演,方星河第一,我第二,張毅謀第三,剩下的你們爭去……”
小鋼炮忽如其來的舔,把所有人都搞懵了。
王查理直撓后腦勺:“不是,這哥們到底想干嘛?”
衛萍砰砰拍桌子,目露兇光:“真他媽賤!還能想干嘛?眼饞方總的國際市場了唄!”
“噢!”
大家伙一起恍然大悟。
這么說也有道理,雖然《英雄》的票房不足以將方星河拱上全球第一人寶座,但他不是單純的演員,你方哥還是個正統作家兼文化領袖。
《英雄》的全球票房肯定夠不上《大船》的一半,但是,方星河個人的商業價值,不見得比小李子巔峰時差——甚至極有可能更強。
最起碼最起碼,誰的電影用了方星河當主角,就具備了全球上映的資格,版權也會很好賣。
小鋼炮的身段原本就柔軟,到了這光景,咋可能再跟方哥對著干?
“他肯定有什么片子想請你出演,聽哥的,甭理他!”
衛萍慌得一批,瘋狂講小鋼炮壞話。
“那貨做人真不行,老大哥都狠得下心來背刺,跟他玩制定沒好兒,巴拉巴拉……”
方星河從來不慣孩子,更不慣老登,當面懟:“你倆誰比誰強了?”
“額……”衛萍訕笑,“咱們的合作還是很愉快的嗎……”
也就這一次了。
方星河擺擺手,沒理會他,繼續招待客人。
同來的有俐姐、老李、國際章,一群人上他公司來“認認門”,其實是開會來了。
“方導,感謝感謝!”
老李當著大家的面兒,遞過來一個表盒——百達翡麗。
他是真感激方星河,之前那一個月,他在國內被罵的抬不起頭來,路過的狗都能在他鞋面上呲一潑尿。
現在方版一上映,頓時揚眉吐氣了。
包括俐姐和國際章也是,在方版里全員上桌,不再是為“天下意識”而服務的工具人,變得有血有肉。
接下來他們要出國去跑路演,眼看著都有頭條可以上,都有新代言可以接,一個個喜笑顏開的,不要太開心。
“你們去吧,我沒時間。”
方星河也沒有再叮囑他們什么,到了今天這光景,《英雄》已經完全不需要再操心,他該干自己的事了。
“我得盯著《少你》的后期,二月份報名,中間還夾著個春節,哪都不去了。”
衛萍一驚:“那日韓呢?不是有簽售?”
“距離又不遠,兩天時間我還是有的。”
方星河壓根沒當回事,但恰恰是日韓,一邊給了他一個驚喜。
1月26日,韓國太子方星河駕臨考瑞亞——媽的,不整羅馬名都分不出來。
機場被堵已經是自然而然的事,韓妃們這次又整出一個新活兒——她們把漢城所有的影院、所有的場次都包了下來,供路人免費觀影,創造了一個全天座無虛席的記錄。
雖然只是統計數據上的座無虛席,但票房可是實打實的,新聞頭條也是實打實的。
正是在這一天,韓國票房突破了5000萬美元。
消息傳到日本,1月28日,櫻花妹們也搞了一場盛大的儀式。
她們承包了東京所有大型地標廣告牌,這一天,滿城皆是太子譽。
從引弓再到立馬,從劈槍再到探爪,從端坐赴死到溫柔淺笑……電影里的高光場面一個不落,全都被她們復刻到了現實。
但其實,方星河壓根沒往市區走,只去了東京巨蛋,浮皮潦草的搞了場簽售會。
簽售現場呼聲震天哭聲不絕。
對于櫻花妹而言,死掉的角色才是永恒的白月光,死得越美,越叫人發瘋。
因此,這次簽售比上回暈的多——接近200個,破了記錄了。
但是狗方壓根沒長心,簽完名拍拍屁股就走了,一點沒理會櫻花妹的挽留。
即便如此,櫻花滿天星的狂粉數量也突破了百萬大關,實現全世界制霸,吊打國內。
不過方哥也沒什么時間關注這些數據,2月2日,《少你》終于做好了后期,急忙送審。
因為知道方星河要帶著《少你》去參加戛納,電影局這回賊有效率。
6天時間,影片過審,一刀未剪。
據說新上任的教育口委員在觀影期間數度落淚,哽咽道:“這都是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到位啊……”
別別別,您不用這樣,有意見該提就提。
“好電影!”
事實證明,他不但沒有意見,而且非常喜歡《少你》。
于是,趕在15日報名截止之前,方導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獨立作品,通過北電報名了戛納。
2月15日這天,同樣是《英雄》上映滿7周的周期。
北美的放映規模并沒有繼續擴大,穩在1600家左右,票房略有回落,再收2808萬。
日韓同樣在縮減規模,也要長線放映,等今年的奧斯卡。
硬要形容的話,大約是賽程過半?
至此,《英雄》的全球票房已經拉到了4.86億美元,已經鎖定2002年全球票房第5名,并且仍然保留著向上沖刺的潛力。
而就在2月15日這天,國內也傳來喜訊——
橫壓中國電影4年之久的,被視為難以抗拒的《泰坦尼克號》,終于被正式掀翻。
方星河作為男二、副導演、副編劇、武術指導的第一部電影,便創造了中國影史的奇跡。
這一天,全體國人,齊聲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