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過度的技術膨脹而毀滅?
類似于逆流誕生之前的“高維神權社會”?
林序略有些疑惑地看著屏幕,而此時,屏幕上已經出現了一幅繁復無比的樹狀圖。
從最初的一粒種子開始,每一次分裂,世界的發展都走向一個新的方向。
而其中許多方向,最終都倒向了毀滅的結局。
行程最短的一個,甚至只經歷了三次分裂,就直接宣告毀滅。
林序看著末端那個“虛無主義災難”的結語,難以置信地問道:
“人類真的會因為‘虛無主義’這種形而上的東西而毀滅?”
“會的。”
智云的聲音里透露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
“從實在走向虛無實際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它所需要的關鍵節點卻是極為精簡的。”
“或者說,它的‘選擇視界’極為狹窄。”
“在‘黑箱’、也就是原子精度制造平臺誕生之后,機器迅速進入了自我復制階段。”
“這個自我復制的過程是相當快的——從一臺黑箱復制出第二臺黑箱,我們需要整整六個月的時間。”
“但從第二臺黑箱復制出第三臺黑箱,則只需要4個月。”
“在這之后,原始母機的制造效率會以幾何倍數上升,在3年之內,人類就能制造出足以滿足全世界需求的黑箱。”
“而在這個節點之后,人類進入了分岔路口。”
“我們將這個路口定義為‘意義決定路口’。”
“人類必須在這個路口上確定自己的存在還有沒有意義,因為當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由自動化的機器制造時,人類的幾乎一切生理活動,也就化作了無意義的虛無。”
確實。
這個概念其實很好理解。
你玩個游戲都得有個過程,采礦就采礦,砍樹就砍樹,只有經歷過了那個過程,最終獲得收益時才會有興奮感。
要是直接把控制臺調出來,所有素材都調滿了,那這游戲基本上也就已經結束了。
游戲不好玩了可以換一個,可如果是在現實中,那后果就很可怕了。
這不是什么所謂的“享樂主義陷阱”,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環境下,享樂主義也是一種推動社會繼續向前發展的動力。
最可怕的是,就連享樂都已經到極致了,那你還能做什么呢?
只剩下無盡的空虛。
不過講道理,這個路口應該不難選擇。
畢竟,末日就擺在那里呢。
17年后你就要死了,你總不會說17年內就活夠了吧?
更何況,17年后,還有一個關于高維的更光明的未來擺在那,理論上說,沒有任何一個文明會掉進這個坑了。
從智云提供的樹狀圖上也確實如此,在意義決定路口的幾個分叉中,每一個都將人類從暫時的“虛無主義思潮”中暫時救了出來。
但可惜的是,這里的大多數選擇,都會重新導向虛無。
無論是大規模鋪開的意識網絡,還是暫停使用黑箱,在短暫的復蘇之后,更沉重的反噬都會洶涌而來。
而最終的結果,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中重歸虛無。
“所以,這個問題的唯一解法是.”
“強化人類自身。”
智云的聲音響起,林序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思路很清晰。
強化人類自身,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擁有高于機器的能力。
這樣一來,“意義”就自然而然地回歸到了人類個體的身上。
只不過,這真的能做到嗎?
攝像頭捕捉到了林序懷疑的表情,智云隨即解釋道:
“在我們對人腦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每一個大腦,都類似于一臺微縮化、有限化的量子計算機。”
“人腦中充斥著大量復雜的量子活動,我們只能用同樣的方式對其進行觀測,但卻難以最終完成對其的根本性解析。”
“這已經證明了人腦的潛能,要徹底釋放這種潛能,我們需要更多地借助高維的力量。”
“而這個最終目標,就足以保證人類社會不會因此而墮入虛無。”
“當然,這只是一次粗略的推演。”
“事實上,在整個演進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更精確、更詳盡的策略。”
“而這個模擬系統能提供的也不過是大致方向上的參考,真正的決策,還是需要由人來做出。”
決策權仍然放在“人”的手中。
那就是有限版本的數字化集權。
這倒是很符合林序對未來社會的設想,不過怎么走到這個階段,就不是這個時候的他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好了。”
林序稍稍頓了頓,繼續問道:
“除了這個模擬系統,還有什么?”
“第二地球計劃。”
“第二地球??”
林序瞬間瞪大了眼睛。
“是的,第二地球。”
“準確地說,不是第二地球,而是無數個作為備份的災備星球。”
“等等。”
林序打斷了智云,皺眉問道:
“但實際上這并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我們在這里制造的災難已經到了足夠摧毀文明的程度,那即便換一個星球重新開始,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高維災害并不具有低維坐標的固定性,它只是一個空泛的、不斷擴大的概率圓.”
“但根據我們的研究,這個概率圓確實具有低維坐標的對稱性。”
智云回答道:
“概率圓首先在地球上產生,同時在宇宙的另一端的對稱點上,它擁有跟地球上相似的密度。”
“而在兩個對稱點的中間,密度是顯著低于對稱點的。”
“所以,災備星球仍然是有意義的。”
“它能讓我們更放開手腳地去進行高維研究。”
“在另一個世界,在沒有獲得足夠多的缺陷信息的前提下,我們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完成對邊界編碼信息的初步解析的。”
“明白了。”
林序長長吐出一口氣。
他抬頭看向窗外,此時,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
今晚的夜空沒有一片云,就在金陵這座光污染嚴重的城市上空,居然能清晰地看到銀河。
但事實上,那根本就不是銀河。
那是懸停在地球同步軌道之外、停泊在臨時搭建的太空港中的
人類第一支,規模龐大的跨維度艦隊。
星辰大海的時代已經來到。
更夸張的是,星辰大海這個目標,都是“順便”實現的
“人類第一艘星際艦隊,預約參觀名額即將開放!”
“新時代到來,‘昆侖山號’支援技術總包揭秘!”
“英雄凱旋!歡迎會將于20日上午舉辦。”
“全球災備響應機制正式公布災備計劃,目標星系已選定。”
艦隊的到來如同一股巨浪席卷著這個世界,而最先做出反應的,就是已經收到第一手信息的逆流工作組。
在信息權限開放的第二天,逆流已經發出了第一條視頻。
這條視頻里詳細介紹了有關這支艦隊的一切,但更核心的內容還是“艦隊從哪里來,怎么來,又是為何而來”這三個問題。
這條視頻如同一道驚雷,擊碎了無數人經年累月后才形成的世界觀。
在一開始,他們并不理解“跨世界支援”這個計劃的意義,甚至當昆侖山號返回時,他們還以為,那是某個來自遙遠銀河系外的外星艦隊。
可當答案最終被公布時,所有人都傻眼了。
“所以最終的結論是,我們用兩天時間支援了另一個世界,然后另一個世界又回過頭來支援了我們??”
“這是什么梯云縱嗎?左腳踩右腳爬科技樹?”
“理論上說不算是左腳踩右腳,只是用空間換時間而已。”
“另一個世界放棄了升維的希望,選擇大力開發基礎科技,然后用基礎科技來反哺我們的主世界。”
“更準確的說法是,這類似于一種跨維度殖民。”
“別鬧了,那邊也是我們自己人,自己殖民自己?”
“所以我說是類似嘛——它的運轉邏輯是一致的,但跟真正的殖民主義不同的是,那邊的他們——準確地說是那邊的我們,選擇了犧牲。”
“不過按照逆流的說法,這種犧牲是暫時的。”
“進入高維之后,我們有的是機會把他們重新拉起來。”
“但是,我們的時間也不多了。”
“那個世界的消亡已經證明了末日的存在,而且相比起官方之前透露的信息,這樣的末日看起來不像是隨機事件,反而應該是固定存在的.”
“固定存在的末日?臥槽,不要啊!”
“生活好不容易要好起來了,結果你告訴我末日要來了?”
“我才18啊,我還不想死啊!”
“.你別太丟份兒,這才哪到哪呢?”
“而且,這套機制走通之后,我們的選擇就更多了。”
“或許我們甚至都不會等到末日,就已經能飛升了。”
“飛升?怎么飛升?”
“鬼知道,說不定官方會直接派出一支艦隊,穿越到某個遠古時代的世界,花個幾千年的時間來發展。”
“等他們再回來的時候,帶回來的技術不知道有多夸張。”
“安心吧,說不定明天睡醒起來,發現我們已經直接進入高維了呢.”
評論一條一條地劃過去,屏幕前的女孩撓著有些發癢的頭皮,好奇地仰起頭,對抱著她的男人問道:
“爸爸,他們說的是真的嗎?”
“我們真的可以派一支艦隊到遠古時代去,然后第二天再帶著技術回來嗎?”
聽到她的話,男人笑著搖了搖頭。
“大概率是不行的。”
“按照我們的研究,我們可以通過一些信息對遠古時代的世界施加影響,但不能以物質形態直接穿透到遠古時代。”
“這跟邊界缺陷的特性有關,它需要借助大量的、穩定的高維通道才能實現物質的重組。”
“但高維通道大規模出現,實際上也就是從2021年開始的。”
“所以,這也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而已。”
“這樣.”
若若點了點頭,緊接著又問道:
“那如果像你說的一樣,通過‘信息’來影響呢?”
“說不定發展起來的另一個世界,會主動支援我們呢?”
“我們可以給很多世界發信息,只要有一個世界愿意支援我們,就算是成功了,對吧?”
當若若問出這個問題時,吳憂明顯愣了一愣。
他沒想到,自己這個以前因為病重總是顯得有些呆呆的女兒,思維能力已經發展到了這種程度。
她很聰明,為什么之前就沒發現呢?
吳憂突然覺得有點好笑。
他想起來,其實自己也挺聰明的,但以前不也沒發現嗎?
略微停頓片刻,吳憂開口回答道:
“這就是問題所在。”
“實際上,有人已經嘗試過了。”
“但事實上證明,如果沒有世界之間的直接溝通,所有閉門造車的世界,都會卡在最后一步。”
“也就是,走向升維的那一步。”
“無論是二十年,兩百年,還是兩萬年,結果都是一樣的。”
“唯一的差別,只是停滯的時間到底有多久。”
“在更高維度,時間是一個.沒有那么重要的要素。”
“真正重要的,是更多更多的信息。”
“哦!”
若若從吳憂的膝蓋上跳了下來。
“所以,另一個世界其實并不是另一個世界,它就是‘更多的信息’,對吧?”
“沒錯!”
吳憂伸出手,兩人“啪”地一聲擊掌。
若若還想要說些什么,但也就在這時,吳憂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他有些不熟練地掏出手機按下接聽鍵,緊接著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留在客廳里的若若只能聽到他說了幾個“好”字。
片刻后,吳憂重新回到了客廳。
他開口對若若說道:
“若若,過兩天爸爸又要出差了。”
“爸爸的領導給你們安排了新房子,爸爸可能來不及搬家了,到時候你跟媽媽一起搬過去,要記得幫媽媽的忙。”
“在家乖乖聽話,爸爸很快就回來,知道嗎?”
“知道了。”
若若有些失落地點點頭。
“爸爸,你又要去另一個世界嗎?”
“這次不是。”
吳憂搖搖頭,回答道:
“這次,只是去另一個星系。”
“爸爸會在那里工作一段時間,可能一年、或者兩年?”
“不過別擔心,那里很近。”
“爸爸保證,每天——不,每天太夸張了。”
“爸爸保證,每周都會回來看你的!”
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