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昌豨開始向北突圍。
呂虔和臧霸護著昌豨沖破了圍城的幾十路大軍,向北逃往泰山郡。
當然,包圍圈是劉備和曹操主動開的口子,呂虔和臧霸兩人領軍開路,居然‘勇猛’的擊退了趙云和夏侯惇……
只有關羽沒被‘擊退’,因為關羽面對的是泰山賊吳敦,關羽領著劉備中軍,和夏侯淵、曹洪、曹豹、王朗、徐盛等部一起剿滅了吳敦的部隊。
吳敦被關羽生擒,但斬獲最多的是曹操部曲,因為程昱總是在勸昌豨安排部隊斷后,用添油戰術給曹操賣功勞。
其它幾十路人馬都在追擊昌豨本部,畢竟昌豨的首級現在很值錢。
但正面阻敵的沒幾個,大多都在嘗試追擊和側面截擊——劉備本來也指揮不了他們,這些家伙全都想用盡量少的投入換取最大的收益。
逃亡路上,呂虔總是派兵阻擋曹操,臧霸則總是派人阻擋劉備……實際上就是讓手下回到大部隊而已,演戲要演全套,總得派人斷后嘛。
曹操和劉備是主力,呂虔和臧霸甚至還被昌豨視為夠哥們,講義氣。
而昌豨本部斷后的時候,那就真的是給幾十路追兵送人頭了。
劉備自己只有數千人馬,但幾十路好漢組合成的數萬大軍實在是很嚇人,昌豨根本不敢回頭應戰,一路都在斷尾逃生。
還好有那么多臥底在,程昱總是能‘提前判斷劉備主力動向’,要不然昌豨多半跑不掉……
幾天后。
逃至泰山郡南城,昌豨本部已經沒什么人了,劉備和曹操的追兵倒是越來越多。
昌豨試圖轉向去瑯琊,與尹禮匯合。
但此時孫觀領軍從開陽前來,說是瑯琊已經被張闿攻占,聲稱尹禮投了張闿——這當然是忽悠。
孫觀沒找到張闿的下落,這是為了試試看昌豨是否知道張闿的底細。
不過昌豨確實不認識張闿。
實際上,尹禮在駐軍開陽之后,其部曲得到了孫觀的‘犒勞’,吃了幾頓好飯,然后經歷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規模腹瀉……
糜家存留的滿滿一倉巴豆,被孫觀一次性用完了。
這玩意是糜芳送來的,目前守在開陽的就是糜芳。
尹禮被綁進了開陽監獄,尹禮的部曲目前都虛弱無力的在坐牢,眼下開陽監獄人滿為患。
劉備派出的近衛李整也領了些騎兵在臨沂找到了曹嵩,正將其送往臨淄——這也是最能讓曹操放心的人。
昌豨只知道張闿是陶謙部曲,得知開陽已失,無奈只得繼續向泰山北部奔逃,依靠地形躲避追擊。
但此時昌豨已經算是光桿司令了,孫觀的部隊也就成了主力。
臧霸和孫觀,此時已經成為了實際上的泰山賊領軍者。
劉備和曹操帶著幾十路雜牌大軍,一直追進了泰山主脈。
昌豨一路北逃,但怎么也甩不掉追擊——身邊全是臥底,甩得掉才有鬼……
即便昌豨躲進了泰山主脈,依然沒有逃脫追擊。
而且剛進山,劉備帶來的幾十路人馬就出現在了各個山口。
劉備不直接干掉昌豨就是為了人手——標物沒死,大功還在,所有人都會為了標物一起進山,讓臥底引路,跟著昌豨的路線徹底清理泰山賊的老窩。
在幾十路好漢眼里,這只是追擊敗軍而已,又不用打什么硬仗,反正最艱苦的活兒劉備和曹操已經干了,萬一能撿個大賊首級,那可就賺翻了啊。
借著這么多的人手,才能一舉蕩平泰山。
如果不這么做,兵力不夠,就沒辦法拉起圍剿的大網,泰山到處都有山道,很容易躲藏逃竄,只有數萬人分頭圍堵各個路口,才能徹底逼得泰山賊無路可走。
而且,也只有這種天下共討的聲勢,才能讓泰山賊不敢正面對抗。
在牟縣駐扎了將近兩個月的徐榮也在此時出兵,扼守向北的路口與河道,徹底擋住了昌豨北逃的路。
眼見前后無路,各處都有追兵,躲都沒法躲,昌豨只得召回分駐于泰山各處關隘的兵力,再次湊出了數千人。
隨后昌豨試圖讓各部泰山賊裹挾山民,打算在主峰山口拼死一搏。
整個泰山山脈中,賊人總數其實是超過十萬的,但大部分屬于亦賊亦民,進泰山為寇是為了求活。
大多數人其實算是山民。
鐵了心跟著昌豨造反的那些人,已經在一路北逃的路上,被幾十路追兵消磨了絕大部分。
再加上臧霸和孫觀才是當前的主力,所以現在昌豨說話已經不好使了。
劉備的大旗剛出現在泰山主道的山口處,昌豨的腦袋就被呂虔一斧頭砍了下來。
昌豨甚至都沒來得及真正打一場像樣的仗……呂虔多少也有點搶功的意思,不想讓臧霸搶先下手。
昌豨余部仍有不少人想反抗,但呂虔和臧霸沒給他們這個機會。
呂虔與程昱一把火燒掉了昌豨的山寨。
臧霸和孫觀則下令泰山賊全部放下武器,不帶武器下山投降,他們可以保其為山民——至少不會死。
山下有幾十路人馬等著拿泰山賊首級換功勞,這既是威脅也是出路,鐵桿造反派又已經全都沒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招安的談判了。
而且,彭城王劉和沒死——雖然程昱看起來很希望把劉和弄死,但臧霸保住了他。
到了此時,劉和當然已經知道程昱和呂虔坑了他,或者說曹操坑了他,因此他主動到臧霸那里尋求庇護。
劉和也不是傻子,他看得出誰會要他的命誰會保他。
此戰各部損失都很小,贏得太過于輕松,以至曹操都有點恍惚。
什么時候平叛變得這么容易了?
恍惚之后,曹操又猛然反應過來劉備說過的話:“因為我只給了眾人一個很容易實現的目標。”
只給一個……
容易實現……
原來如此。
曹操看向正在泰山腳下設壇,準備兌現功酬的劉備,心里有了明悟。
招安泰山山民的事兒,是臧霸和孫觀一起辦的。
若是當過昌豨手下的兵,將全都被遷往瑯琊做苦力,五年內將以修橋鋪路挖礦采石等重活贖罪。
尹禮得知泰山被掃平后,也讓其部曲全部投降,以免全都死在開陽監獄里,干苦力至少還有口飯吃。
其他做過泰山賊但沒有附逆昌豨的,則遷往彭城做軍屯佃戶,一應條件與青州的軍屯佃戶相同,但每年農閑時需要額外修路治水。
這倒不算是懲罰,因為青州的軍屯也在持續治水。
彭城國要沿著泗水河道修一條堤道,也就是以河堤堤面作為馳道的大路。
同時,在河堤的中高水位處設漫水渠,將多余的河水引到泗水兩岸的荒地,這樣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彭城國也就能大規模的開荒屯田。
在架設論功行賞的拜將壇的同時,劉備也開始籌備第三個招標令了。
此時幾十路人馬都還在,搞得越來越像是英雄大會了,陶謙王朗等人也已經習慣了由武林盟主劉備指定標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