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曹操便收到消息,說是陳國國相許玚運送稅款的車隊在譙縣郊外被劫,許玚及其親信數百人的尸體全部死在譙縣。
——劉寵和駱俊沒有放過許玚安插在陳國的任何人,許家的人甚至連消息都沒傳出去。
同時,汝南許家和潁川許家都收到了陳王劉寵傳去的消息,稱曹操無故截殺了正在送稅款的許玚,并說劉備和曹操蓄意謀害忠良,意圖挑動賊寇屠滅天下名門。
此時,曹操派往潁川討稅的夏侯惇部隊就駐扎在平輿附近。
幾個從譙縣“逃回”的兵士也說這事是曹操干的。
被殺數百族人,而且死的是族中嫡支,這當然是生死大仇。
許家盡起族兵五千人,并聯絡周邊各家豪門相助,在平輿發動襲擊,與夏侯惇的部隊大打出手。
夏侯惇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雖然是被襲擊,但反擊極為迅速。
夏侯惇親率鐵甲騎兵沖入敵陣,又有典韋等步軍甲士協同,一戰斬首三千級,許家私兵大部分被擊潰。
但就在夏侯惇取得大勝之后,陳王劉寵帶著數千強弩兵從側后方發起了奇襲。
遠程兵種確實更適合發起奇襲,而且在強弩陣面前,什么騎兵都討不了好。
誰都沒料到陳國會有那么多強弩,雖然夏侯惇依然在第一時間就做出了應對,但數千具強弩組成的弩陣在這個年代是很難破解的。
幸好夏侯惇腦子還算清楚,見到密密麻麻的弩矢之后立刻帶兵跑路了,要不然恐怕會全軍覆沒。
待曹操趕到,劉寵和駱俊已經分別駐扎在平輿縣和許家塢堡群防守了——弩陣守城,那可就更難對付了。
曹操嘗試著組織了一次進攻,但依然在弩陣面前敗退,劉寵部隊中的神射手多得嚇人。
陳國這些年悶聲不響,但掏出來的兵,實力卻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曹操自知不可能快速擊破這種強弩陣,只得先撤退。
正在汝南打劫的劉辟得知此事后也立刻撤離,準備提前去臨淄交差。
劉辟和黃邵的收獲已經非常多了,由于劉備說了牛和馬能雙倍計價,劉辟幾乎薅走了半個汝南的牛和駑馬。
也幸好劉辟及時撤退,剛好使得曹操在半路得到了增援,也使得劉寵無法繼續追擊曹操,以免遭到夾擊。
當然,曹操也沒有反攻,仍然明智的撤到了譙縣。
如今的曹操已經不是愣頭青了,他知道自己被坑了,現在再去硬拼不劃算。
這一仗,曹操的部隊先勝后敗,前后戰損兩千余人,斬敵超過三千。
如果只看傷亡,似乎不算輸……但實際上曹操吃了大虧。
這相當于曹操的部隊干掉了許家,得罪了不少兗豫豪族,但卻什么戰利品都沒帶走,連袍澤的尸首都取不回來。
戰后,陳王劉寵帶兵去了汝南平輿,駱俊去了潁川郾縣,盡取許家財貨錢糧——這其實只是把這十八年來被許玚從陳國刮走的財富取回來,而且是利用曹操殺的人。
真要論起來,劉寵甚至是“救援許家”的恩人。
取了許家錢糧回到陳國后,劉寵駐軍于陽夏,駱俊駐于陳縣,公開舉起了‘輔漢大將軍’這個單機版頭銜,以“迎奉天子,匡正朝綱”為號,開始招兵買馬。
與劉寵判斷的一樣,確實需要擊退曹操后,兗州的各路名士才有膽子追隨。
在劉寵舉起輔漢大將軍旗幟后,劉岱在東郡起兵,與前東郡太守橋瑁一同盤踞燕縣、白馬。
鮑信聯合袁敘分別在山陽和濟陰起兵,鮑信盤踞山陽昌邑,袁敘駐于濟陰定陶。
張邈聯合袁遺,殺了陳留太守馮岱,自領陳留太守。
袁敘和袁遺都是袁紹的族兄,這些人本就必然會與劉備作對,響應劉寵迎奉天子也是正常。
不過,他們一時間也沒法實控各個郡,而且很難相互匯合,畢竟在這時候“當太守”是要面對很多黑社會的。
也是由于這段時間汝南各家豪族不斷遭到搶掠,得知陳王劉寵聲威后,豪族也紛紛前去投靠。
除了豪族,還有不少流民避禍逃難。
駱俊也不分豪族還是黔首,只要有人投奔,便拿出資財賑濟,接受民眾分置于各縣。
也許駱俊只是為了盡可能多的招攬人手,但他這種做法在此時取得了最大的成效,由于能把所有人一視同仁,劉寵的部眾開始迅速膨脹,兗州各郡都有人響應‘輔漢大將軍’。
此時,劉備這邊也正在大量吸收流民和物資。
發私掠許可證必然要付出一些代價,也會引出很多敵人,但敵人出現在明處并不是壞事。
付出了陣痛,當然也是有大量利益的。
隨著黑社會們一波波的返回青州,一隊又一隊的耕牛拉著車被各路黑社會送過來,一車又一車的財物也被送來‘完稅’。
而且,實際上交上來的‘欠稅’,遠比各郡實際該補的稅多得多。
因為會產生很多重復……
比如隔得比較近的豫州梁國。
由于地理位置處于兗豫青徐之間,離各處都不太遠,去梁國討稅的黑社會團伙足足有十來支,包括淮泗的各路黑道,以及剛剛平定的泰山和魯國的豪強們。
泰山那些沒參與造反的黑社會以及魯國的土豪都打算掙點表現,畢竟之前幾十路人馬競標的場面看起來實在是太嚇人了。
而這些去追討梁國欠稅的團伙,個個回來都交上了整個梁國的常稅稅額——他們都不是實力特別強勁的大賊,但都想嘗試能不能爭取到納稅前十名。
結果個個都自稱“收到了全部欠稅”……
其實全都是搶大戶搶來的。
就梁國一個郡,比整個豫州的稅收得還多……加一塊收了幾個億了。
其它地區也是如此。
當然,實際收回來的都不是糧食,也不是錢,而是大量的牛。
因為牛和馬可以雙倍抵稅。
對于黑社會而言,他們家里人口有限,要太多的耕牛其實是用不上的,畢竟養牛也有成本,而錢、糧、絹卻可以多多益善。
而且為了運送物資,他們本來就必須搶足夠多的牛和馬拉車。
搶來的大多數牛,在運完貨之后,就都會留給劉備。
而這些牛,在剛到手之后就被簡雍快速分發到了各個軍屯作為公共資產,屯長負責,佃戶負責草料飼料即可租用。
劉備希望能在軍屯達到三戶一牛的水平,現在看來倒是很有可能做到。
純農業社會與現代不一樣,現代人均耕地比較少,而且有機械,不需要太多耕牛。
但此時的青州,基本上是一戶一頃(接近現代70畝)的土地面積,軍屯平均每戶有六到七人。
如果用曲轅犁,一頭牛就能負擔三頃土地。
這會使產效大量提升,能解脫出大量勞動力,由于曲轅犁只需要一個人操作,實際能解脫出來的人會更多,甚至每戶都能解脫一個壯勞力。
每多一頭牛,就能使三個以上的壯勞力從田地中解脫出來,參軍、經商、務工、搞藝術、做副業……
把人解脫出來,才會帶來綜合實力的飛速提升。
無論是軍力,還是科技或工商業,亦或是其它事情,也就都可以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