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停在楊家大門口,車夫先跳下馬車,劉校尉踩著踏凳下來,駐足在楊家門口四處張望。
劉校尉身著藍色緞面長袍,腰間佩戴玉佩,雙手捧著暖爐,一副貴公子的裝扮,完全看不出在后勤時的糙漢樣子。
劉校尉見到春曉,笑容十分燦爛,“一下車就能見到大侄女,好兆頭。”
春曉,“??”
劉校尉將她當什么了?
楊悟延聽到聲響來到院門口,見到劉校尉一臉詫異,“劉大哥怎么親自來家里?可是有什么事?”
劉校尉將手里的暖爐塞到春曉手里,“小姑娘要注意保暖,這個暖爐拿著暖暖手。”
春曉手心捧著暖爐,她額頭上滿是黑線,什么送暖爐,明明是借機會拍拍她腦袋,有種拍她腦袋都行好運的既視感,這是將她當福星看待!
楊悟延一臉無語,劉大哥還真迷信上了,見劉大哥神情輕松,心知沒什么大事,笑著道:“劉大哥里面請。”
劉校尉示意馬夫將禮物帶上,這才邁開步子往院子里走,“我早就想親自來拜訪,一直沒抽出時間,昨日才能休息,今日特意起早來拜訪你。”
楊悟延請人到正堂,示意媳婦泡茶,“家里沒什么好東西,只有一些粗茶,劉大哥別嫌棄。”
劉校尉心虛的咳嗽一聲,他們一系瓜分孫將軍的財富,最大的功臣只得了邊角,“不嫌棄,白開水就行。”
楊老頭走進正堂,忙見禮,“老漢見過劉校尉。”
劉校尉忙站起身,“哎呦,伯父快起身,我和悟延是過命兄弟,您老給我見禮,可折煞我了。”
楊老頭直起身,“禮不能廢。”
楊悟延扶著爹坐到左邊的椅子上,“爹,你不用拘謹。”
劉校尉是個十分圓滑的人,坐下后語氣親近,“您是悟延的爹,那就是我的親人,我問悟延您老喜歡什么,他說您什么都喜歡,我就多準備了一些,您看看可喜歡?”
話落,車夫已經打開包袱,里面有四個禮盒,最大的盒子打開,有茶葉,有點心,還有筆墨,特別貴重的沒有,不會因為禮物給楊老頭壓力。
楊老頭本來還緊張,見到禮物后,徹底放松下來,笑著點頭,“喜歡,您費心了。”
劉校尉臉上的笑容真情實意,“日后咱們就是親戚,以后常來往,您老就知道我為人有多實誠。”
春曉,“”
這話誰都不會信,呵,實誠人可管不了后勤,劉校尉那是渾身上下全是心眼子。
楊老頭知道劉校尉來看誰,他過來露個面不失禮數,又說了幾句話離開正堂。
劉校尉的神情瞬間一變,坐姿也隨意很多,大咧咧地招呼春曉,“大侄女,我給你帶了禮物,快過來看看喜不喜歡。”
最上面的盒子已經打開,春曉走過去一看,全是鋒利的箭頭,臉上瞬間驚喜,“喜歡,謝謝劉伯伯。”
劉校尉樂了,“我就知道你喜歡這些東西,”
劉校尉妻子還給田氏也準備了禮物,女子佩戴的幾樣首飾。
等禮物送完,劉校尉十分隨意的問,“這里住著不方便,還是住城里舒服,賢弟,你要不要去城內居住?”
楊悟延擺手,十分灑脫的道:“城里有城里的好,村子有村子的方便,我就喜歡小邊村。”
劉校尉扯了扯嘴角,“你個呆子。”
春曉和爹爹對視一眼,他們都聽明白劉校尉話里意思,只要點頭去城里,城里的宅子不用操心。
可已經分贓完畢,哪里還能繼續討要的道理,這可是大忌,哪怕劉校尉是好心,對于根基淺薄的楊悟延而言,最怕走錯一步。
今日劉校尉不是正式拜訪,并沒有在楊家留飯,沒待半個時辰起身告辭。
等張家終于下定決心趕過來,只看到馬車離去的背影。
張山站在門口沒邁進楊家院子,轉身扯著妻子離開,這一次沒帶張婉清過來,春曉的舉動讓張家認識到,春曉打心眼里不喜歡張婉清,深怕再往春曉面前靠,春曉會下死手。
五日轉瞬而過,楊悟延的假期結束,春曉因為爹爹在家,一直沒去莊子,等爹爹和何生離開,這才帶著春成和爺爺一起去莊子。
莊子很好找,三排連片的低矮豬棚,五間能住人的屋子,四間雜物房,兩個裝糧食的倉房。
孫將軍舍得花銀子,雜物房收拾的比許多百姓的房子都要好,最惹人注目的是莊子內挖了兩口深井。
楊老頭巡視一圈越看越滿意,摸著井邊砌成的石圍,“這兩口井才是最大的財富,尤其是地中間的深井,一旦遇到缺水的情況,這口井能救命。”
春曉心知占了大便宜,這種莊子不會對外流通,她私下是買不到的,“爺,我打算在莊子內挖個兩畝的池塘,您幫我請人?一人每日五十文,不供午飯。”
楊老頭語氣有些遲疑,“全雇傭族內的子弟?”
春曉勾起嘴角,“全憑您決定。”
楊老頭瞬間眉開眼笑,他剛管理族學,孫女這是幫他更快掌控族人,“好,好,爺爺一定找勤快的族人過來干活。”
春曉喊遠處的春成回來,“堂哥,你明日收拾好行李,過來幫我看守莊子。”
春成早有心理準備,“好。”
他現在巴不得趕緊離開家,昨日回家,父母對他的熱情讓他汗毛直立,兄弟們看他的眼神也越來越不對,住在莊子好啊,再也沒有人來煩他。
春曉又去看了兩間住人的屋子,她打算在屋子內種一些青菜,蘿卜纓,韭菜,香菜等。
楊老頭聽孫女的打算,眉頭蹙著,“兩間屋子,整個冬日要不少的柴火。”
春曉耐心解釋,“爺,這些青菜不往外賣,咱們自家留著吃一些,大部分都是年節的年禮。咱家的底子薄也沒什么好東西送禮,這些青菜在冬日難得,我爹給上司送禮體面又有新意。”
“還是你想的長遠,我就從未想過送年禮的事。”
楊老頭感受到自己只考慮一畝三分地,而小孫女已經早早為二兒子鋪路,十分欣慰地摸著胡子,家族能興啊!
春曉又趕著牛車去地里轉一圈,確認沒遺漏,中午才趕著牛車回小邊村。
走在回小邊村的村路上,前方牛車時不時有笑聲,春曉和楊老頭都認出聲音是誰,楊老頭臉色越來越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