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萬般不舍的從懷里掏出用布包裹的碎銀,走過去遞到大丫手里,“拿著吧,五兩六錢,我用秤稱過了,只多不少。”
大丫看著手里的銀子有些呆愣。
之前她勸自己,那是親娘,誰家養個讀書人不是舉全家之力把人供出來,將來三弟有本事了,她這個大姐哪怕是只聽名聲也是高興的,所以她從沒想過這銀子她娘會還。
可能是呆愣的時間太長,烏大捅咕了媳婦兒一下,大丫終于回了神兒,“娘,我沒怪你,這銀子你還是拿回去吧。”
聞言,須寧又得意起來,“知道老三拿回來多少銀子嗎?足足六十五兩!
還有,你大嫂二嫂如今賣鹵下水,每日也有上百文進賬,要不然我也舍不得給你拿米拿面還拿雞!”
說完還瞥了眼大丫手里的銀子。
大丫從親娘的眼神里看出幾個字:我差你這幾兩銀子?
就沒見過她娘這樣討人嫌的,明明掏出銀子來時她還萬分不舍呢!
看來,老三有出息給了娘足夠的底氣。
這是好事兒,大好事兒,那她就不假客氣了!
給自己拿東西,這還是嫁人這么多年頭一回,哪怕爹活著的時候她和二妹也是家里吃的最少挨罵最多,最不被關心的人。
想到以前受的苦,想到因為娘常來打秋風自己在夫家的戰戰兢兢,大丫鼻頭發酸,眼眶一熱。
她把銀子塞到男人的手里,烏大讀懂了媳婦兒眼里的意思:瞧,我娘把銀子還了,我不是村里人說的敗家娘們兒,不是掏家賊,不是不想和你好好過日子!
烏大一把拿過銀錢揣進自己懷里,而后拍拍媳婦兒的手,“好了,趕緊吃飯吧,娘肯定餓了。”
大丫一抹臉,轉身吩咐,聲音都比之前大了幾度,“老大老二洗手了沒,趕緊的!當家的你先陪娘坐,我再炒個雞蛋,這個快著呢。”
之前雞蛋沒舍得炒,她是要留著賣的。
如今,借出去的銀子回來了,娘還給她搬來那么多糧食,還有兩只老母雞,說啥也得給娘弄個炒雞蛋吃。
須寧看著大丫臉上的笑意,心里也是一松。
上一世大丫的死烏大占了百分之十的原因,原主占了九成。
烏大也不是啥壞人,就是架不住有原主這個娘不停的折騰,銀子全被拿回娘家,他上山打獵掙的那倆銅板都不夠原主要的。
加上村里人不斷在烏大面前拱火,什么打不到的媳婦揉不到的面,什么娶個掏家賊指定是他干了什么缺德事,什么有給岳家拿走的都夠他再娶個黃花大閨女了,你這媳婦兒娶的真是虧大了……
任哪個人天天聽著這些議論心情也會受到影響,夫妻兩個吵吵打打就成了家常便飯,以至于大丫才三十多歲人就沒了。
她替原主還了欠銀,以后,夫妻二人不會因為銀子再生隔閡,想必他們的日子也不會如前世一般,夫妻失和陰陽兩隔。
這頓午飯其實挺豐盛的,一盤兒腌咸肉燉豆角干,一盤炒雞蛋,一盤燉豬肉,一盤兒湊數的拌咸菜,配上烙的大餅和熬的軟爛的大米粥,絕對不差了。
須寧只顧悶頭吃飯,吃飽了嘴一抹就要離開。
“娘,您不多留會兒了?”
“路太遠,牛車走的慢,我一個老婆子再遇到打劫的怎么辦?”
大丫看了眼親娘那張滿是皺紋的臉,嘴巴動了動沒敢說話。
“娘,要不我送送您吧。”
真要遇到打劫的,這牛車肯定就要沒了。
“不用,我身上一分銀子也沒了,牛就算被搶走他們也不敢殺,只要報官肯定能找到。”
還真能遇到劫匪是咋的?她就那么一說。
大丫:其實如果不是趕了牛車,遇到劫匪還真說不好誰占便宜。
她相信不會有五六十歲的老頭出來打劫的,打劫的基本都是成年男子。
想到這兒,她趕緊呸了一聲,這么想有點對不起死去的爹哈,雖然對她不好,但好歹把她養大了呢。
須寧駕好牛車,趕著就走,大丫盯著人不見影了才回了屋。
烏大進屋就又把懷里的銀子給了媳婦兒,還把這幾年攢下的積蓄也給了她,“你趕緊收好,以后咱家的銀錢還是歸你管。”
說完還是又問了一句:“岳母真給咱家拿米拿面了?”
跟著一起進來的大兒子道:“真拿了,一共四袋子,看起來好沉,爹你不信過來看看。”
烏大跟著大兒子去了廚房,烏家的糧食同樣也是放在柜子里的,此時大糧柜里多了四大袋兒糧。
每個袋子都得有五六十斤,那就是二百多斤的糧食,再加上院里多出來的兩只老母雞,買到這些可得一兩多銀子,貌似,岳母好像也不是不疼媳婦兒。
只是之前要供三舅子讀書,家里條件有限,就像岳母說的,她也是沒辦法。
哎,十個手指有長短,總有人是短的那個。
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總有人是手背。
只要不是真的不把媳婦當人,一點兒也不在意就行了。
“媳婦兒,以后你還是和娘家走動起來吧。”
有個娘家到底底氣壯,而且三舅子可是讀書人,這事兒說到哪兒去都長臉,村里人就不會再整天說三道四了。
大丫沉默了一瞬,因為娘老跟她要銀子,老三也總是繞著彎給她話聽,讓她多往家拿銀子,她一氣之下已經兩年過年沒回過娘家了。
“我,再看看吧。”只要老三一天不死心繼續科考,家里就存不下銀子,說不定哪天親娘還會把主意打到她頭上。
烏大笑了,“都隨你。”
須寧趕著牛車哼著小曲兒往家走,回去又不著急,須寧也怕大黃全力趕路嚇到路人,就特意放慢了速度,大黃也開始東張西望,畢竟外面的世界稀奇啊,然后,一人一牛整整用了四個多小時才到三葉村頭,想到孫子也該放學了,須寧干脆趕著牛車去了鎮上接孫子。
烏家洼在東,鎮子在西,這倆地兒不在一個方向。
她到的時候學堂剛好放學。
林文勝巴不得早點下課,孫秀才一說時間到,他就背著書包沖了出來,一眼就瞅見了牛車上的須寧,“大奶奶,你來接小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