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瑩瑩高興了,她可是有公主做嫂嫂的人,以后再出去就不怕被那些大小姐看不起了。
“嫂子,我以后可不可以經常去公主府找你玩兒啊?”
須寧:這就有些得寸進尺了。
“你也到了要說親的年紀,女紅學的怎么樣了?規矩都過關了嗎?管家理事可學會了,賬目看得明白……”
這些吳月卿一直有教女兒,可惜,蘇瑩瑩一直不怎么學得進去。
“停停停停停!大哥,我真是服了你了,太能說教了!
女紅我才不要學,我是去做正妻的,又不是做繡娘的,至于規矩禮儀,我可是公主的小姑子,他們敢挑我的禮嗎?
還有管家,到時讓娘把白嬤嬤給我就好了,我才不要學那些。”
吳月卿眉頭皺的死緊,只是看丈夫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她只能憋著,等公主走后再好好教訓這丫頭。
溪禾就默默聽著,什么話也不接,怪不得駙馬在家里會說小妹要有什么不合適的言詞讓她多擔待,這姑娘要是再不長進,怕是要廢了。
蘇家的午飯準備的很豐盛。
用過午飯須寧就找個借口告辭,并囑咐了好幾遍讓吳月卿好好保養身體。
他們前腳離開,吳月卿就冷著臉喊女兒跟她回房。
蘇瑩瑩嘴巴又嘟了起來,“爹,娘又要說我了。”
“蘇鴻”溫和笑道:“那也是為了你好,快去吧,聽你娘的話。”
蘇瑩瑩跺了一腳,最后還是無奈的跟著娘離開。
二人走后,“蘇鴻”臉上的笑頓時消失不見。
今日飯桌上“小兒子”的反應讓他覺得有些不對勁兒。
就比如夾菜。
他這輩子雖然“只有”吳月卿一個女人,但從來沒有給她夾過菜。
子豪也隨了他,不,子豪更甚!
他是絕不會給女人夾菜的,哪怕那個人貴為公主。
可是今天那小子做了,還不是一次,可以說是把公主照顧的十分妥帖。
相反,老大十分愛干這樣的事兒,他會給家人盛湯,還會給他娘和妹妹夾菜……
依老二的性子,他可能會模仿老大的說話方式甚至是動作習慣,但不可能性子也轉變成老大。
可是,老大不可能知道他的身世有異,更不可能知道他和老二的打算,所以,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還是他想錯了?
想到某種可能,“蘇鴻”的臉色一變再變,子豪可是他唯一的兒子,他,絕不,絕不能出任何意外!
不行,他得找個機會試試,老大到底是老大,還是他的子豪。
到了這會兒,須寧壓根不怕“蘇鴻”發現他的異常,因為蘇鴻沒有任何機會了。
最后一次份的毒藥,早已經被“蘇鴻”喝下肚,快了,很快了。
晚上,小夫妻早早上了床。
面對主動蹭過來的人兒,須寧可是來者不拒。
等溪禾公主哭著哼唧的時候,須寧感覺自己,強的可怕!
次日一早,須寧早早起床,輕手輕腳的出了內室,再讓丫環伺候洗漱,他今日就要上朝了。
早膳已有丫環擺好,他匆匆吃了兩個包子,一個燒餅,一碗熱粥,再多是不敢吃了,早朝有時是沒完沒了的,萬一在金鑾殿憋不住就麻煩了。
用完早膳,須寧囑咐紅杏,“不要打擾公主,讓她多睡一會兒,飯食都備著,醒了就讓她吃上一些,千萬別餓傷了胃,我中午回來陪她用午膳。”
紅杏笑呵呵的應了:“是駙馬爺,奴婢省得了。”
須寧再次正了正官服,確定沒有任何問題了,才抬步離開。
蘇家的蘇大人原本也該是這套流程的,昨晚“蘇鴻”直接在書房睡下了。
這很正常,歲數大了,“蘇鴻”經常會一個人睡在書房里。
他是五品官,早上也要參加早朝,只是,都已經到時辰了,書房里還是沒有動靜。
下人怕誤了早朝不得已只得進去喊人,可進去后他們就慌了,因為老爺怎么喊也不醒。
“老爺,老爺,快,快去請大夫,派人去后院稟報夫人。”
隨著這一聲驚呼,蘇府亂了!
金鑾殿上。
今日的大臣們一早便開始唇槍舌劍,不過戶部尚書和左督御史沒來上朝,因為昨日這二人便被皇上一道圣旨派出去公干了。
嗯,圣旨還是以密旨的方式下發的。
他們此去江南是秘密行事。
為的就是不打草驚蛇。
另外,昨天皇上還發了一道圣旨,同樣也是密旨,發給邊關的敏大將軍的。
須寧的猜測不無道理,事以密成,所以皇上發的密旨,圣旨中也是讓敏大將軍秘密行動,為的就是不打草驚蛇。
而今早大臣們之所以吵,是因為皇上提出了要全國性的測量一次農田畝數。
為的就是一次把隱田和隱戶全部查個一清二楚。
那些大臣之所以吵的兇,全是不贊同皇上所搞的“普查”的。
因為這活動真要搞起來,損失最大的就是這些大人們啊。
官員本身就會搞小團體,他們最擅長的就是聯合起來打壓對手,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今日幾乎所有人都聯合了起來,想讓皇上收回成命,不要瞎搞。
“皇上,全國范圍的丈量田畝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勞民傷財,簡直沒有半分好處,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而且大家一起反對皇上,所謂的普查根本沒人去做,政令無法實施,皇上也只能干著急。
見皇上還不松口,已經有大臣跳出來用辭官來威脅皇上了。
但沒想到,今日的明帝竟會如此果決,聞言立刻讓人摘了幾個大臣的官帽,扒掉官服轟出殿外。
金鑾殿上就是一肅,沒人再敢胡亂開口了。
太子是個聰明的,朝自己的岳家打了個眼色。
太子妃的父親馮太傅站了出來,“啟稟皇上,老臣愿往,只是老臣年邁怕是做不來帶人去田間地頭丈量地畝的事,所以老臣推薦一人可負責此事。”
“太傅請講。”
“御史臺四品御史僉事方長明,此人性格梗直,寧折不彎,做事一板一眼,可擔此任。”
皇上腦子里還真有這個人,無他,因為方長明是十五年前的三元及弟的狀元郎。
他本有宰輔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