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
林黛玉從來沒看到二舅母對她笑的如此燦爛。
她進京差不多半年了,二舅母看著好像對她事事妥帖,可那種妥貼里不知道為什么,總讓她感覺很別扭。
這種別扭在初入賈府時就有了。
她第一次去榮禧堂拜會二舅舅和二舅母的時候,跟在大舅舅家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雖說大舅舅也沒見她,但是不會說話的大舅母異常熱情。
可她去榮禧堂時,在東房門吃了半盞茶以后,金墜兒才引她去見二舅母。
當時二舅母還坐在西邊下首,見她去了,卻往東讓。
但自古東為上……
林黛玉按下心中的翻涌,在大家的說笑聲中,又參觀完邀月苑的其他地方,這才去四妹妹惜春所在的梧桐院。
梧桐院里,真的有一株梧桐樹。
高大的挺拔,雖然現在已經沒有幾片葉子了,但惜春聽說這棵樹是祖父小時候親自種下,馬上就喜歡了。
“快看,這樹上還有一個鳥窩。”
“這上面住的是喜鵲。”
尤本芳笑向自家小姑子,“昨兒我和你二嫂子才看到過。”
“可不是!”王熙鳳四處找鳥,“這一會不見了,應該是出去覓食了,四妹妹以后常在廊下或者樹下,撒上幾粒米,大概就能常見了。”
“嗯嗯!”
惜春大力點頭。
尤本芳摸摸她的小臉蛋,“屋里的擺件、書畫什么的,你要是不喜歡,就自己到庫房里換。還有你林姐姐、二姐姐和三姐姐那里的東西也是一樣,鑰匙就放在你的妝匣里,回頭,你自己看著弄。”
“我知道了。”
惜春挺了挺自己的小胸脯,“謝謝嫂子。”
“乖!”
尤本芳笑著捏了捏她的小手,朝賈母道:“老太太,您對這院子還有印象嗎?”
“怎么沒有?”
賈母笑,“這邊的梧桐院,那邊的育風閣、美瑯館,當年啊,都是仿金陵老家那邊的園林建的。當初啊,午后無事,我和你太婆婆就這邊逛逛,那邊逛逛。”
那是難得的休閑時間。
如今回想起來,也特別感慨。
這一個又一個院子,原是備給后世子孫的。
誰知道寧國府一連幾代都只單傳。
想到這里,她對這邊僅剩的三個人又多了些憐惜。
“你二妹妹和三妹妹是住育風閣和美瑯館嗎?”
“是呢。”
尤本芳笑,“老祖宗,我們再往那邊走走,等全逛完了,妹妹們也好搬家。”
“可不是,換成我都要急壞了。”
王熙鳳扶住賈母的時候,朝幾個小姑子眨了眨眼睛。
一群人緊跟著又去逛了育風閣和美瑯館,此二處隔河相對,中間連著小小的石拱橋,不過育風閣有個二層小閣樓,也不知當初建它的人是怎么算的方位,開窗風自來。
是夏日乘涼的不二之所。
探春一見便喜歡了,當然,她也喜歡沒有隔斷的敞間。
迎春倒是更喜小河對岸的美瑯館,那里種了許多花草,一盆盆的擺在長廊之中,春夏秋冬,你方開罷,我上場,看著就讓人心情好。
她們選好了地方,也差不多快到午時了,尤本芳請賈母等人再入花廳,一起吃了午飯方才罷了。
不過,她們事了,林黛玉以及三春卻忙了起來。
她們忙著熟悉自己的院子,忙著把常用的慣常東西,擺到順手的地方,忙著認識院里的婆子、丫環,分派大家的住所。
這邊林黛玉才剛給紫鵑、雪雁分派好兩人間,那邊賈母又派鴛鴦領了兩個婆子,送了一小箱銅錢并一些玩物來。
“這銅錢大嫂子也給備了呢。”
黛玉知道,這是給她們賞下人的。
“大奶奶是個心細的。”
鴛鴦笑。
大奶奶能給林姑娘備下一箱銅錢,想來,二姑娘、三姑娘那里也是同樣。
“老太太說,姑娘若是睡不慣,可隨時回去。”
“我知道的。”
黛玉站著回答,又命紫鵑給了賞,才看著她離開。
此時,她卻不知道,被王夫人借賈璉絆住,中午都沒回的寶玉,這一會正急吼吼的收拾書本,要回家看迎春三人的搬家情況。
她們的先生給放假了,可恨,他沒家可搬,先生該上的課一堂也未落下。
“二爺,慢點,不能跑呀,摔著不是玩的。”
茗煙抱著他的書本緊跟在后,但哪里就追得上?
好在王夫人早防著了,派了王墜兒,連帶著襲人都等在二門處。
看到寶玉往這邊跑,連忙接住。
“二姐姐和三妹妹、四妹妹都搬走了?”
看到她們,寶玉才停下腳步,一邊喘著氣,一邊問最關心的。
“都搬了。”
襲人道:“明兒不是還能見嗎?”
“二爺!”
玉墜兒行了一禮,“太太讓您到榮禧堂寫大字呢,昨兒老爺沒來得及看您的大字,但今兒晚上是必要看的。”
寶玉:“……”
他往榮慶堂的腳步不由一頓。
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他爹看大字問功課。
“二爺,您前些日子欠的大字都沒寫完呢。”
襲人看他一下子垂頭喪氣起來,也是無奈,但只能勸著,“昨兒雖然補了些,但到底不夠。”
林姑娘也搬走了。
二爺要是知道了,只怕還得鬧。
不過,搬走是好事。
林姑娘小性的很,嘴上又不饒人,哪天都要跟他們二爺拌上幾句嘴,每次都要二爺不停的賠不是才罷。
襲人很看不慣她這一點。
“那就快點吧,太太等著呢。”
玉墜兒接住茗煙抱的書本,也催了一句。
寶玉沒法子了,只能腳步一轉,往榮禧堂去。
不過,越想越難受,“她們都搬走了,林妹妹呢?”
寶玉懷疑林妹妹在哭,“林妹妹現在如何了?”
襲人:“……”
玉墜兒:“……”
兩人對視一眼,襲人道:“今天一早,老太太、太太們就帶著幾位姑娘一起去東府了,林姑娘可能也在幫著三位姑娘搬家,我來的時候,沒見著她。”
“那你去看看林妹妹在做什么。”
寶玉吩咐襲人,“告訴她,我晚上再陪她說話。”
再寫大字,飯也是要吃的。
寶玉決定寫快點,早點回榮慶堂陪林妹妹。
“……快去寫字吧!”
襲人無奈,只能含糊應了一聲。
這一日,王夫人便看到她兒子寶玉寫的大字,又快又好,他哥哥賈珠在這個年紀,字雖然也寫的很好了,卻沒這么快。
說不欣慰那是假的。
大兒子十四歲就考中了秀才呢。
寶玉這般聰惠,說不得還能再提前個一年兩年。
“寶玉,老太太今兒吃的東西,你們小孩子還不能碰。”
王夫人看她兒子,是怎么看怎么喜歡,“今天你就隨為娘一起吃吧!”
“那林妹妹呢?”
寫完了大字,寶玉就想走。
聞聽老太太那里的飯,他不能吃。但他都不能吃的,林妹妹又如何能吃?
“太太要叫林妹妹也過來嗎?”
“……你林妹妹在東府呢。”
王夫人到底道:“那邊你尤大嫂子也給她收拾了院子,我們今兒去逛的時候,她也很喜歡,老太太就說,喜歡可以搬,她就搬過去了。”
寶玉:“……”
他呆住了。
二姐姐、三妹妹和四妹妹走了,如今林妹妹也走了,他……
他胸脯起伏,難受的很。
突然,他一把抓住自己的通靈寶玉,猛的往地上一摔,“什么罕物?還說‘通靈’不‘通靈’呢,姐姐妹妹們都走了,獨留我一個,有什么用?”
“孽障,你這是作甚呢?”
嚇得眾人一擁爭去拾玉,王夫人又氣又心疼,摟住他,輕輕拍了兩下,“你林妹妹現在住的邀月苑,原先是你姑媽常去的,你姑父還曾受邀過去,與你姑媽一個彈琴,一個吹笛,合過一曲。
你姑媽臨死都還記得那邊,如今你大嫂子收拾出來,就是老太太看了,也不忍讓大姑娘回來。
你是做哥哥的,該為她歡喜才是,如此不講道理的摔那命根子,大姑娘若是知道了,必然又會多心。”
“我不,我也要過去。”
以前,寶玉是聽道理的,但今天,他不想聽道理。
姐姐妹妹們都走了,就留他一個在榮慶堂,這日子如何過得?
“太太,您讓我也過去吧!”
寶玉哭了,“大嫂子和蓉哥兒不是嫌冷清了嗎?我過去了,也能讓他們更熱鬧。”
“胡說!”
這一次,王夫人用了點力氣拍在寶玉身上,“你姐姐妹妹們全都走了,老太太不孤單?你的孝道呢?”
“……嗚嗚嗚”
寶玉哭了,哭得特別傷心。
這一晚,不管王夫人怎么哄,都只喝了半碗湯。
好不容易挨到他娘也吃完了,正要走,卻沒想賈政過來了。
看到兒子垂頭喪氣的樣,心中就升起一股子不滿,“這些日子忙,你的大字呢?都拿過來看看吧!”
他一心想要科舉走仕途,卻受恩萌了官。
但這恩萌來的,到底跟正經科舉不一樣。
讀書人那邊,輕易是融不進去的。
好容易大兒好點,眼看著可以彌補遺憾,卻不料他又早早夭亡。
賈政對寶玉難免就抱了更多希望。
這孩子也是聰惠,不過三歲,就跟著大女兒學了幾千字在腹中,卻沒想,越長大,越是憊懶。再加上老母溺愛,越發的不像樣子。
寶玉連忙捧上自己趕了兩天的字。
沒一會,賈政就翻完了。
他扔出幾張來,一巴掌拍在岸幾上,斷喝道:“虛浮無力,潦草敷衍,先生就是這么教你的?”
寶玉嚇得渾身一抖,那幾張大字是他前些日子寫的。
“拿我的戒尺來。”
賈政的胡子一吹,沒人敢不聽令,趙姨娘第一時間奉上戒尺。
啪啪啪
連著六下,打在寶玉的左手上。
每一下,他都控制不住的抖了一抖。
“老爺”
王夫人心疼壞了,阻止道:“寶玉有進步的,您看他今兒寫的。”
“滾回去,重寫!”
賈政打了幾下,氣已經出了,夫人一勸,扔了戒尺,“再發現你潦草敷衍,仔細你的皮。”
“是”
寶玉聲音發顫,撿起他的大字,一溜煙的跑了。
這一晚林黛玉難得的睡了個好覺。
她在夢里,好像見到爹爹和娘親,一個吹笛一個彈琴的樣子。
難得的,在夢里,她都是笑著的。
因為她的爹娘也都是笑著的。
不過,榮慶堂可就人仰馬翻了。
寶玉在半夜發燒。
老太太懷疑是被兒子嚇著了,一邊請大夫熬藥,一邊叫了賈政過來,狠狠的罵了一通。
好不容易寶玉的燒退了,天也快亮了。
賈母擔心半宿,這才回去睡下。
他們這邊安靜了,寧國府那邊卻難得的熱鬧了。
天冷,尤本芳覺得孩子小,應該多睡一會,特意在園子里給她們設了小廚房。
寧國府的丫環婆子們,干勁十足的,給準備了三樣粥品,四樣小菜并兩種面條。
林黛玉難得的胃口大開,比往常多用了半碗雞絲面。
喜的紫鵑和雪雁高興不已。
昨夜她們也擔心姑娘剛搬來,會睡不好,小心的一個陪了上半夜,一個陪了下半夜,卻沒想,以前一有點風吹草動就醒的姑娘,卻難得的睡了個整覺。
顯見,這搬家是搬對了。
“林姐姐!”
外面傳來四姑娘惜春的聲音,林黛玉忙忙的漱口,雪雁抱上她的小書包,也急急的跟上。
“林姐姐覺得睡得可好?”
惜春知道這位表姐的睡眠不好,所以第一句問的就是這個。
她是主人了。
她昨夜其實沒睡好。
太興奮了。
“好著呢。”
林黛玉一邊回答,一邊看向連袂過來的迎春、探春,“二姐姐、三妹妹好。”
“好!”
“好”
四個小姐妹,手拉著手,一起往西府去。
迎春和探春都看到四妹妹惜春的小黑眼圈。
兩人和林黛玉一樣,都貼心的沒說出來,這個小妹妹,這幾天一直處于興奮里。這種狀況,大概還要持續個幾天,她們就等著吧!總會過去的。
當然,她們對自己的住處,也超超級滿意。
尤大嫂子昨兒不僅送了一小箱銅錢,還另外讓吳嬤嬤給她們送了月例。
以后,她們就是領雙月例的人了。
連帶著身邊的丫環婆子,都跟著得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