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時錦好半天沒說出話來。
怎么說呢,她忽然覺得,世上好人也沒那么多。
嗯,她用盡心思想多換,對方也是用盡心思想少給。
沒毛病。
對于時錦來說,鹽和糖都是不花錢的,所以今天這些拿到手的物資,其實算白得的。
唯一讓人不開心的是,要是她發現這些蛋是壞蛋就好了。
這樣,這些蛋她可以悄悄地補齊。
不過,時錦也想了,打蛋的時候可以偷偷地多打一個蛋,然后蛋殼先收起來,路上再丟掉就可以。
這樣,大家就能多吃一個雞蛋——雖然是9個人分……
看著方菊眼眶都紅了,心疼得直掉淚的樣子,時錦嘆了一口氣,過去拍了拍方菊的后背:“哭個啥?那些糖是撿的,就兩筐子費點功夫,算起來,我們還是賺的。壞了七個,還有十三個好的呢,一天吃一個,我們能吃十七天!”
“十七天,都走好遠了。說不定咱們都能找到定居的地方了。”
“而且,還有一只老母雞。這只雞可比雞蛋好多了。”
方菊抹了抹眼淚,“大嫂,我就是覺得,咱們怎么這么難。”
柔妮兒也過來勸:“其實咱們都算好的。好些人都死在路上的。”
現在有吃的,有穿的,甚至還有雞肉吃,雞湯喝!
時錦默默點頭:是啊,沒死就不錯了。在這個每天都死人的時代,活著,就已經很好。
她默默地去挑水。
柔妮兒要跟著去,時錦喊她去勸方菊:“我實在不知咋勸她。可孕婦總生悶氣,對孩子也不好。”
于是柔妮兒就苦口婆心去勸方菊了。
時錦一口氣跑到河邊,然后依舊是老方法:自來水。
與此同時,時錦悄悄地又在河邊丟下一包豆子。
故意散落成誰好像不小心袋子漏了的樣子。
然后,時錦就挑著水回去——今天要殺雞,所以用水多,就挑了兩桶水。
而且,時錦還想晚上燒點熱水,泡泡腳。
雖然好像是有點奢靡,但現在到處都是枯草,倒是不缺柴燒。而且每天走這么多路,說實話,就是鐵打的腿和膠腳板都受不了。
除了一直坐車的孫大夫和方菊,幾乎所有人都是一腳的泡。
然后都是晚上洗完了腳,就用針把泡挑破,這樣好得更快,也不容易化膿。
不然,明天小泡變大泡,大泡變血泡。
而且如果是泡被磨破了,那片肉失去了皮的保護,就等于直接磨肉,更疼。
時錦這還是穿了襪子的,情況還好點。
其他人,比她情況還恐怖。
但即便如此,卻也沒有一個人抱怨過,或是路上喊過疼或者累。
甚至時錦不帶頭泡腳,其他人也是舍不得泡的。
等時錦回到了營地,孫大夫和陳東他們已經把睡覺的棚子支起來了。
現在,桿子都是現成的,一綁繩子固定好就行了。最后再把草墊子蓋上去——一個簡陋的棚子就算搭好了。
地上鋪一層草墊子,再把褥子鋪上面,一晚上就能睡得舒舒服服。
棚子這頭不用時錦操心,那頭做飯也不用時錦操心。
柔妮兒和方菊現在關系還挺要好,兩人合作著,就已經把雞給殺完了——甚至雞血都沒浪費,用一個碗接著了,說是回頭可以煮雞血粥。
時錦幾乎不敢想,那一碗只有咸淡味的,充滿血腥味的粥該是什么味道。
但愿好喝吧。
不過,血豆腐這個東西還是挺好的,能補鐵和微量元素。
如今兩人就等著時錦的開水燙雞毛了。
看著兩人忙活得熱火朝天的樣子,時錦心情忽然就很好。
真的很好。
怎么說呢,就有一種踏實感。
不過,所有人都有事兒干,時錦就發現自己這會兒是真的沒事干了。
王婆子在帶花兒和周晴趁著天沒黑透到處扒拉野菜。
而孫大夫和陳東則是合作搭棚子,陳安和周虎兩人則是去找柴火。
現在雖然已經天氣漸暖,但還沒到到草木茂盛的時候,枯草,枯樹枝,都是最好的柴火。
時錦想了想,干脆就就拿起柔妮兒那個魚簍子,去河邊放簍子——然后順帶回家弄一弄今天的那些物資。
至于魚簍子里的餌料,時錦本來想剪一點雞屁股,結果沒想到柔妮兒和方菊都沒同意,最后還是柔妮兒扯出了雞脖子里的那根氣管和嗉子,給時錦弄成了餌料。
時錦提著魚簍走到那條水不太深的小河邊上,把魚簍子丟進了河里,又把另外一頭在石頭上綁好。
至于那些豆子——本來是要哄方菊開心,讓她過來撿的,現在用不上,那就明天誰過來發現誰高興吧。
然后時錦回家一趟,把今天刷新的物資,該拿出來的拿出來。該收納的收納。
現在,她的客廳里幾乎堆滿了糧食。她的幾個收納的塑料箱子全都裝滿了。
說實話,還是挺震撼的。
至于鹽和糖,那是每天都必須收集的。
就是剝糖球有點費時間。
不過,很解壓。
時錦迅速弄完了這些,才慢慢悠悠回去。
今天弄了兩個灶,架起了兩口鍋。
一口鍋是燉雞湯。
另外一口鍋則是用來煮榆錢粥。
那些榆錢,今日晚上至少必須吃掉一半,不然放久了,也不好吃了。
營地里到處都飄散著香味。
燉雞的香味。
不得不說,吃草籽和蟲子還有糧食的雞,真的很香。
那不是一般的香。
就這么燉,香味飄出去老遠都還是很明顯。
時錦甚至都有點害怕會不會勾來賊人。
不過,方菊和柔妮兒說,這一只老母雞,不燉一個時辰,怕是都咬不動。
老雞,純正的老雞。
不能更老的,輕易都嚼不爛的雞。
時錦:……雖然大概想到了,但真的也挺覺得無語的。
真的,很無語。
她安慰自己:越是這樣的雞,越補人呢。
粥比雞湯先好。
只是聞著那么香的味道,喝著寡淡的粥,大家都沒吃出榆錢粥的清甜來。
第一次,鍋里的粥居然剩下了一小半。
大家幾乎都是矜持地吃到不餓,就主動放下了筷子,然后眼巴巴等著那鍋雞湯。
這都不是舌頭饞,而是真正的整個身子都在饞——心肝脾肺腎和胃,哪一個都在想喝點熱乎乎的,香噴噴的,上面浮著一層黃澄澄雞油的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