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他們也是要走不短的路途。
因為只有一輛車上是人,另外兩輛車上是捆扎得十分好的行李。
行李上蓋著厚實的草簾子。
而人坐的馬車上,蒙著厚實的油布,就連簾子都是油絹。
馬車上的人面色陰郁,好似籠了一層清愁。
時錦動心的,是他們的財帛。
當然,搶是不能搶的。不過,可以換。
時錦心想,趕路的人最需要什么呢?一點熱湯,一點零嘴?
這兩樣她都有。
水果糖。牛肉干。
以及……熱乎乎的可樂姜湯?
普通的姜湯,即便加了糖,味道也沒那么好。但可樂姜湯就不一樣了。
時錦本來是打算熬來給大家驅寒的。畢竟這個天,病了很容易死。
可樂她只有一罐。
畢竟這東西也沒辦法另外保存。
但這一罐,或許今日能賣個好價錢。
時錦想了一想,干脆用籃子飛快裝了一碗姜湯,配上一個小碗的牛肉干和兩塊水果糖。
她只有粗陶碗。
但洗得很干凈。
不過這樣看著,依舊很粗糙。
時錦轉身又從他們冒雨挖的野菜里,掐了一朵蒲公英花,放在茶點碟子里做點綴。
嗯,貴人嘛,就要給人家貴人的待遇。東西好不好是次要,關鍵是要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用心。
時錦提著籃子追上了車隊。
馬車旁邊的人立刻站住,冷冰冰看過來,手也按在了腰間——估計那別著武器。
時錦立刻站住,笑著大聲說:“我沒有惡意,就是想賣點東西給貴人!”
這么大的聲音,馬車里的貴人肯定是聽得見的。
剛才時錦就看到了,那是一對不知是婆媳還是母女的人坐在馬車里。
車簾子重新又被撩起來,那年輕婦人看了過來,聲音很輕柔動聽:“什么東西?”
時錦將籃子托高,方便她看,掀開了草簾子的一角:“是姜湯。祖傳的熬法,和普通姜湯完全不同!一點不辣!另外還有一點零嘴小食。從前,我家就是專門做這些,賣給貴人們的。如今落了難,才不得不流落在外。”
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
那年輕婦人聽到時錦的介紹,就已經生出了幾分好奇心,往籃子里多看了兩眼。
“給個賞錢打發了。”馬車里另外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
于是就有小丫鬟從馬車里出來,伸手抓了幾枚錢作勢要給時錦,笑道:“謝了賞就速速離去吧。”
這是把時錦當成是攔路要飯的人了。
時錦笑了笑,卻不伸手拿,然后行了一禮:“打擾貴人們了,既然貴人們不喜,那就算了。最后,祝貴人們一路平平安安。”
說完,時錦就退到路邊。
小丫鬟頓時有些驚訝。
而馬車里的人,也多看了時錦一眼。
年輕女子低聲和老婦人說了什么,老婦人最后還是妥協了:“罷了,拿來嘗嘗吧。”
時錦就把整個籃子都遞給小丫鬟。
然后自己繼續在路邊等,心情倒是很激動:生意要成了!要成了!
時錦聽到,那年輕女子和老婦人夸了自己一句:“還挺懂規矩,看來不是說謊。”
時錦心中微笑:營銷心理學罷了!作者“顧婉音”《穿成亂世寡嫂,靠空間南遷搞基建》使用“人人書庫”APP,訪問下載安裝。這就是玩手機帶來的好處了。
姜湯只有一小碗。這會兒已經沒那么燙,但正好入口。
看到那粗陶碗里的牛肉干和兩塊晶瑩剔透的糖球,以及那一朵黃色的小花點綴,那年輕女子眼前就亮了一下:“倒有些野趣。”
“花了心思的。”老婦人也算滿意,勉強點了頭。
然后,又喝了一口姜湯——這一喝,倒是驚訝了一下,心道的確是不錯。
只是她也沒多說,又嘗了一小點牛肉干。
牛肉干是麻辣的。
這種刺激的味道……老婦人皺了皺眉。
緊接著又喝了一口姜湯。
而那年輕婦人對晶瑩剔透的糖球很感興趣,取了一塊嘗了嘗,頓時也很喜歡:“竟然不只是甜,還有一絲絲淡淡的果味。”
最主要的是,顏色好看。
晶瑩剔透的,不說是糖,還以為是個琉璃球。
不過,年輕婦人也是識貨的:“母親,這糖有些意思。但想來不便宜。”
老婦人就也嘗了一口,而后也是心中一動。
隨后,老婦人就喊丫鬟:“去把人請上來說話吧。”
頓了一頓,又看一眼年輕婦人:“讓她帶一罐子姜湯上來。”
時錦聽到了,所以立刻就回去,將那一瓦罐的姜湯全都取來。
這還是時錦第一次見識到真正的馬車內部。
嗯,真的很奢靡。
人家用來裝飾墻壁的絹帛,都是他們穿不起的。
時錦扯了扯自己的粗抹布衣裳,識趣地跪坐在了口子上的位置。
至于跪坐——馬車就這么高,自己總不能蹲著吧?而且人家主人家也是跪坐的。
時錦先將瓦罐放在桌上,又主動道:“剛熬好的,并無人喝過。二位貴人趁熱喝,能防止雨天受寒。”
老婦人看那小罐子,也不廢話,只開門見山:“你那糖球是如何做成?”
剎那間,時錦感覺自己的腦子冒出了千萬個想法。
這一瞬間她腦子的分析速度,甚至趕得上AI。
最終時錦嘆一口氣:“不瞞您說,這一大罐子的糖球,是我男人家祖傳的手藝。只是滄縣被屠,我們這手藝,卻沒能傳下來。”
“我公婆沒了,我兒子尚小,男人早就被征走了。”時錦甚至適度抹淚:“公婆未曾教過我。也不曾讓我看到過。”
所以,如何做的,她是不知道的。
老婦人皺了皺眉。
時錦又道:“不過,我大概知道,這一塊糖球,需得要一斤鮮果,半斤麥芽糖才能做成。以前就是專門賣給大官顯貴的,一個月也只做得出一罐。”
她好似渾然不知老婦人問那話,就是想要買方子。只是誠懇回答著字面上的問題。
老婦人沉吟片刻,又問一句:“那你還有多少?”
“還有一罐子。”時錦指了指那個裝姜湯的瓦罐:“差不多就是這么一罐。”
老婦人又問:“那肉干呢?是什么肉?”
時錦嘆了一口氣:“是牛肉。草原上的牛做成的肉。之前,我隔壁家里就是專門做這個生意的,他家沒有糧食了,我用糧食換的。也大概還有兩斤左右。多了我也沒有了,他們并未和我們一起逃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