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在上211【大有可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相國在上 >>相國在上最新章節列表 >> 211【大有可為】

211【大有可為】


更新時間:2025年10月09日  作者:上湯豆苗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上湯豆苗 | 相國在上 
太和二十年,正月三十。

對于揚州府衙的官吏來說,這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日子,朝廷派來的傳旨欽差于昨日午后抵達揚州,今日將會在江蘇布政使竇賢的見證下,宣讀朝廷對兩淮鹽案中有功之臣的嘉獎圣旨。

辰時初刻,薛淮來到府衙,章時、王貴和孔禮等屬官恭敬相迎,一個個都難掩心中激動,他們無比好奇天子會如何嘉賞這位年輕的同知大人,要知道他們身上逐漸有了薛淮的印記,薛淮的前程關系到每個人的未來。

薛淮忍俊不禁,將眾人打發回各自的值房,然后徑直前往內堂。

“賢弟,看來你昨夜睡得很踏實嘛。”

譚明光臉上笑容真摯,但是眼眶略顯浮腫,昨晚肯定無法安眠。

薛淮不由得打趣道:“府尊,要不您再回去睡一會兒?”

“嗐,你就別取笑愚兄了。”

譚明光搓搓手,嘆道:“回想過去一年的時光,真可謂恍如隔世,愚兄原以為此生再無寸進,致仕之時能夠求得一個三品恩銜便心滿意足,誰知……賢弟啊,多虧有你,愚兄去年做了這一輩子最正確的決定!”

時至今日,這位足夠隱忍的老官僚終于不再遮掩,言語中雖無過分諂媚,但是對薛淮的敬佩顯露無疑。

“府尊言重了。”

薛淮微笑道:“這一年若無府尊的鼎力支持,下官定會是步履維艱,因此府尊和下官是齊心協力并肩而行。”

“并肩而行……說得好啊。”

譚明光眼中浮現一抹留戀,環視這間內堂里的陳設,輕聲道:“賢弟,愚兄有一言相告。”

薛淮心知這會是譚明光宦海沉浮三十年的寶貴經驗,當即肅然道:“府尊請說。”

譚明光看著薛淮那年輕得有些過分的面龐,緩緩道:“你與旁人不同,若是今日非你當面,愚兄只會說一些守拙藏鋒順勢而為的陳詞濫調,這些于你而言沒有任何用處,因為你注定會走一條不同于絕大多數官員的路。在愚兄看來,這條路是否穩當不在于你行事是否果決、手段是否狠厲,而在于你能否讓這條路刻上薛淮的名字!”

薛淮微微一怔,譚明光的話有些超出他的意外,便誠懇地說道:“還請府尊明言。”

“就拿揚州新政來說,如果你能真正劈開這淤塞多年的河道,引出一條奔流不息的活水,那么無論何處襲來的風雨都動搖不了你的根基。”

譚明光上身前傾,一字一句道:“你要讓這道活水沖刷出足夠深的河床,深到后來者坐在你留下的位置上,也顛覆不得!另外,你也要牢牢記住,不論是當下的揚州新政,亦或是未來你調任他處,你所做的一切皆是奉圣意而行!功績是你的根基,圣心則是你最大的庇護。二者并不矛盾,個中分寸相信你能把握。”

薛淮正色道:“府尊金玉良言,下官定會銘記。”

譚明光欣慰一笑,徐徐道:“勢不可用盡,道卻可長存。你有破舊立新之能,更需懷建章立制、澤被后世之遠志。賢弟,望你珍重!”

薛淮起身深深一揖。

譚明光將他扶起來,一時間感慨難言。

兩人的情緒稍稍平復,這時黃西濱入內稟道:“府尊,廳尊,欽差和藩臺大人到了。”

“走,我們去迎接。”

譚明光抬手輕拍薛淮的肩膀,這個略顯親昵的動作看得黃西濱眼睛一熱。

他追隨譚明光多年,如今終于等到撥云見日之時,心緒之激動難以言表,更讓他感到欣喜的是,譚明光和薛淮的關系愈發親近,這就意味著恩主的官運絕對不會停滯不前。

片刻過后,眾人來到府衙大門外迎接傳旨欽差和江蘇布政使竇賢,一陣見禮寒暄之后共同前往府衙正堂。

這不是薛淮第一次見到竇賢,去年年底他曾和譚明光一同前往金陵述職,竇賢對他的態度十分親切,這里面有竇賢和沈家關系密切的緣故,更多則是因為薛淮的勢頭不容小覷,竇賢雖為上官依舊不敢大意。

此刻這位藩臺大人笑容和煦地站在一旁,并未搶走今日兩位主角的風頭。

前來傳旨的官員是禮科給事中應郴,由此可見天子對此事的重視。

按照朝廷規制,一般給地方官員的圣旨由行人司或者司禮監傳達,只有是極其重要的嘉賞或者問罪,天子才會任命六科給事中或者監察御史為傳旨欽差。

正堂內早已擺好香案,應郴神情溫和,看向眾人宣讀第一道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揚州知府譚明光,宦海老成,謀國有方。臨危難而穩大局,協鹽政而安黎庶;佐新政于肇始,撫官場于波瀾。三十年恪慎,朕實嘉之。”

光是聽到這段話,大禮接旨的譚明光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側后方跪著的黃西濱更是眼眶泛紅。

官場如逆水行舟,尤其是像譚明光這般沒有靠山庇護的普通官員,能在知天命之年得到天子的賞識可謂最大的幸運。

回想三十年仕途風風雨雨,譚明光心中百折千回,對薛淮的感激更是深入心扉。

應郴對譚明光的反應并不意外,繼續誦道:“今特授爾為工部屯田清吏司郎中,掌天下屯田水利之政。加授亞中大夫,以示優渥。爾其勤于王事,佐國弘農。欽此!”

工部屯田司郎中為正五品,揚州知府為正四品,雖然官階低了兩級,但是二者的權柄輕重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如今的工部尚書乃是沈望,譚明光返回中樞便在其麾下任職,這無疑是最好的去處。

地方官員入京大多會降階,關鍵在于屯田司郎中乃是實權要職,這對譚明光來說顯然是重用,更不必說天子還加封他亞中大夫,這是從三品的散官銜,代表譚明光已經半只腳邁入高官的行列!

“臣譚明光領旨,叩謝吾皇圣恩!”

譚明光感激涕零,再三叩拜。

“譚大夫,恭喜。”

應郴將圣旨交到譚明光手中,而親來見證的竇賢亦微笑道:“譚大人前程無量,可喜可賀啊!”

譚明光一一道謝,雖然心情無比激動,但他知道今日真正的主角并非自己,隨即快速收拾心情退到一旁。

應郴順勢道:“揚州同知薛淮接旨。”

薛淮當即大禮道:“臣薛淮接旨。”

應郴展開第二封圣旨,看了一眼薛淮,朗聲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揚州府同知薛淮,肅鹽政于積弊之時,剿逆黨于危局之際。督吏治以清奸宄,定兩淮以固國本。忠勤敏達,功在社稷。”

薛淮雖然不像譚明光那般激動,但也露出恰到好處的感動之色。

應郴將他的反應盡收眼底,繼續念道:“茲特命爾權揚州府事,代行知府之責。加授朝列大夫,授贊治少尹。復念爾忠耿愛民之心,賜斗牛服一襲,彰爾風骨。爾其益篤忠貞,克襄新政。欽此!”

相較于譚明光得到的封賞,薛淮這封圣旨更加值得細究。

他的官職并未變動,依舊是從五品揚州同知,但譚明光卸任之后并無接替人選,而是由薛淮權揚州府事,實際上他就是揚州府的主官,只是沒有知府的頭銜。

這樣的安排既給了薛淮極大的權柄,又不會讓他過早引來朝野議論,天子堪稱用心良苦。

當然這還不夠嘉獎薛淮的功勞,所以天子又給他加了散官朝列大夫和勛職贊治少尹,二者都是從四品的虛銜,意義不只是薛淮可以多領兩份俸祿,最重要的是為他鋪平往后的道路。

有了這兩份虛銜,哪怕薛淮后續在揚州任上沒有建樹,天子依舊可以名正言順地升他的官。

至于斗牛服則是大燕二品以下文官所能獲得最高的殊榮。

斗牛服乃三品賜服,薛淮雖是五品同知,穿著這身賜服不代表他就是三品高官,但是緊急情況下他可以越級行事、可調動衛所兵馬、可直接緝拿低階官員、可密奏直達天聽。

簡而言之,有了這身斗牛服,薛淮便是真正的天子近臣!

這一刻不光譚明光和一眾府衙屬官心中涌起驚濤駭浪,就連年近六旬的江蘇布政使竇賢都浮現艷羨之色!

“臣薛淮,領旨謝恩!”

薛淮緩緩起身,無比恭謹地從應郴手中接過圣旨。

應郴深知自己不能喧賓奪主,代天子勉勵薛淮幾句之后便告退,而竇賢也沒有多留,只叮囑薛淮要用心國事,若有疑難可去布政司尋求幫助,隨即心情復雜地離去。

此刻府衙正堂才爆發一陣熱切的歡呼,所有人都圍在薛淮身邊恭賀。

薛淮笑著向眾人道謝,又許下宴請之約,才將眾人打發走。

“賢弟,圣眷之隆令人眼熱啊!”

譚明光感慨萬千地說著,他早就知道天子這次必然會重賞薛淮,但是親耳聽到那封圣旨的內容,感受到天子對薛淮的賞識、器重和愛護,一時間也不知道自己該羨慕還是欣喜,或許二者兼而有之。

薛淮握著圣旨,看了一眼外面明媚的春光,微笑道:“府尊,多謝。”

“這話就見外了。”

譚明光舒出一口氣,同樣看著外面說道:“揚州往后就拜托賢弟了,望你不負圣恩,不負兩淮百姓。”

薛淮點頭道:“薛某義不容辭。”

二人相視一笑,并肩站在府衙正堂的門前,沒有絲毫即將分離的哀愁,唯有滿腔抱負待來時。

朝陽灑在他們身上,熠熠生輝。


上一章  |  相國在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