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第418章 金殿加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8章 金殿加身

第418章 金殿加身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08日  作者:中秋月明  分類: 都市 | 商戰職場 | 中秋月明 | 主公 | 你要支棱起來呀 


吳生云就不會因為池世明比他后加入,現在已經在商州、滬海、江州三處房地產項目奔走忙得不可開交,就非得來讓衛東這表達個啥。

他專注鎖定流金大廈。

而且關注點不是這商業地產項目本身要如何,他只關心盡快把裙樓部分完工,盡快投入裝修,盡快拿出個可以威震四方的商業帝國皇城般的氣勢!

這尼瑪。

怪不得有種說法是聰明本質上就是種階級劃分了。

讓衛東自己絕對算不上多聰明,最多只能是二十歲的精力有六十歲的沉穩,再有四十年的天眼紅利,基本保證了有積極執行力,按捺得住貪婪,不要走錯。

他為什么第一念頭就是非得去跟著尤啟立闖蕩天下,為啥明知道金卓群是個喂不飽的狼崽子還要持續打交道。

還不就因為知道跟著絕頂聰明的家伙才有搞頭。

難道真就一輩子賣臘肉嗎?

他真正能上臺階的事情,恰恰都得有仗于這種家伙來起勢。

只有這種人才能折騰出事業方向,董雪瑩、老耿、相館老張、招待所老秦這些跟著守成可以,要靠他們自己去打出全新天地是癡心妄想。

史蒂夫有句名言:和聰明人一起工作,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考慮他們的自尊。

這就是為什么他喜歡跟天才做事。

特么一群庸才能跟著喝湯就不錯了,還嗶嗶歪歪的要鬧情緒爭論憑什么我拿得少,你不夠尊重我。

聰明人自己就邏輯自洽找準了方向發力。

池世明就靠自己琢磨出來,在HK到江州之間猛賺差價的倒賣手法。

吳生云則想得非常清楚,老大要集結全國銷售團隊立威、清洗、篩選、萬眾一心,那就要拿出個值得讓所有人哇噻的場面來。

新廠區算一個,連同旁邊的港商工業區,絕對能彰顯實力。

在1985年絕對足夠鎮住全國各地的銷售人員。

但他去HK開過眼就知道,所有億萬富豪大佬們,都有自己的商業大廈。

這在1985年已經是跨越時代級別的超級地位。

因為個體戶才剛剛允許存在幾年?

去年江州還在硬生生的塑造“民營船王”,想的是利用這位家族的海外關系打造出民營經濟。

可讓衛東已經用無可挑剔的業績搶過這民營企業家標桿了。

當其他全國范圍內的同級別民營企業還在戰戰兢兢的試探發展規模,讓衛東恰恰出現在了江州這個內地經濟體制改革的最前沿,成了全國內地第一座經濟開發區的第一大戶。

這特么是讓衛東開了天眼都沒想到的歷史恰巧。

哪怕這里面也有他自己閃轉騰挪的主動選擇。

不然他要是學尤啟立硬要84年左右還在商州發展,沒準兒也會被關起來。

恰恰是賣臘肉的經歷,賣鈦錠到了華東,賣相機膠卷去了北方,讓他清晰的比較出來江州似乎還不錯。

有過做衛生巾叫板要撤走的試探,讓衛東最終還是把大本營放在了江州,他心知肚明會成為直轄市的龍興之地。

所以吳生云就一定要把流金大廈這樣板工程做出效果來。

其實從當初他提出過參與收購改制江州飯店,也是兩座民國時期銀行大廈的思路,就能發現這個聰明的家伙,很擅長利用恢弘、巍峨、氣派的建筑去撐場面。

這點和專注于地產開發,想靠房地產買賣賺錢的池世明是兩回事。

吳生云只是用這玩意兒來達成更高的目標。

已經隱隱然有點把建筑當理財工具的大師手筆了。

但這會兒的江州建筑是什么樣兒。

整個市中心區域,最漂亮宏偉的建筑就是大會堂,除此之外全都是灰蒙蒙的磚混結構跟民國時期遺留下來的木結構竹篾墻棚戶區。

前兩年建成的皇后餐廳那十四層樓的賓館,已經是最中心街道區域的“豪華大廈”。

也是最普通的方塊造型。

這座目前才七層高的流金大廈裙樓,要怎么凸顯出逼格,徹底壓住對面的派頭,吳生云也是操碎了心。

按說一棟二十多層的大廈沒有整體完工前,肯定不允許裙樓先交付使用。

好在這年頭特事特辦的情況很多。

吳生云借著自己在駐京辦認識的各部門,都能把這事兒敲定。

然后從滬海回來先催著把樓底門前那排遮擋老門面拆了,相館啥的搬到一二樓開始裝修裝飾店面,外墻趕緊裝飾施工,街道路牙子啥的都要清理整裝出來。

整個六七月到八月中旬,他都在快馬加鞭的催促各項進度。

讓衛東現在住家就在幾百米外的市中心醫院隔壁,晚上得閑也會帶著老婆孩子散步納涼走到這里。

眼睜睜的看著有種黃袍加身的感覺。

四十米寬,三十多米進深的這個地塊,正面是跟皇后餐廳隔街相望的市中心大街,背面有巷子,側面有支路。

這接近正方形的狹小面積,最大的優勢就是距離街心紀念碑不到兩百米,然后三面臨街巷的超黃金地段。

先把正面四十米分解成五家之前的老字號商鋪門臉,鳥槍換炮的漂亮堂皇。

都是可以從前街貫通到后巷的長條店面,那四家當初跟流金相館齊名的老字號,店鋪面積免費擴大好幾倍,自然感激不盡全力支持。

居中的流金相館當然最氣派,一樓做成了攝影藝術展覽廳,歷年來的著名作品,尤其去年全國聞名的改革新風獲獎攝影作品,都放大裝幀在相框里打著燈。

把逼格彰顯夠了,盡頭寬闊的步行梯到二樓,才是整層的超大攝影布景、工作間、攝影棚。

直接奠定成為西南地區,甚至可能在國內都首屈一指的影樓規模。

劉太元感激涕零的天天守在店里店外看,遇見讓衛東更是恨不得坐路邊喝兩杯。

因為出錢的金主,到側面才擠了個商業大堂。

但按照吳生云在HK、讓衛東在東瀛拍了那么多大樓外觀,這貨選擇整體做成這時候內地極為罕見的石材裝飾外墻面!

按說這會兒建筑公司基本都是國營,除了個別國家級的樣板工程,很難出現這種“豪華”做法。

連這些大理石、花崗巖之類的石材供應商都難以找到。

恰恰吳生云做過幾年鐵器廠銷售,接觸過石材廠家有這信息意識,又剛好動物園請了附近美術學院來協助做些泥塑、石膏塑像。

而江州的美術學院剛順著新建成的長江大橋,在兩頭做了幾尊全國獲獎的漢白玉雕像,相當有名。

他順這條線打聽找到美術學院固定的漢白玉石材原產地在蜀川,是全國三大著名出產地。

自己跑過去采購定制,用自家的特種運輸車隊拉出山區,再用駁船從上游運回江州。

不光在這倆月里把整座裙樓包裹成了熠熠生輝的漢白玉“白樓”,還順便建立了家石材貿易公司!

因為那地方偏遠蔽塞,有一百多公里的公路運輸是唯一手段,連當地石場都很難有超過二十噸的單輛車運能力。

在計劃經濟時代,除了靠國營的專業運輸車隊來拉特制定需的大型石材,當地車輛只有外運五到十噸的級別。

所以當地盛產的大理石、漢白玉、花崗巖頗有種養在深閨人都識,但沒法出閣的艱難。

這下西南地區可能最好的搬運公司車隊,外加民營百噸級駁船隊恰好可以盡量溯源而上的接入到長江航運。

吳生云算是把讓衛東手中捏合的幾樣能力用到了極致。

把別人到蓉都,每噸十五元的運輸成本,硬生生能運到滬海去!!

這也造成了從此以后,讓衛東的企業大廈,只要涉及到需要撐場面,就特別酷愛外墻大理石、花崗巖、漢白玉裝飾。

自家一手貨源,便宜!

但出來的效果簡直有點讓人咂舌,這得是多富裕的企業。

想象下周圍都是民國時期的磚木結構的陳舊灰暗老破小,哪怕有解放后的建筑也基本都是紅磚黑瓦的兩三層建筑。

現在突然雞窩里竄出個白鳳凰。

漢白玉聽起來、看起來都像是玉,其實是種石灰巖石,算白色大理石。

這地方出產號稱天下第一白,98純白度的建筑材料拉出來。

基建團有豐富的石材切割經驗,還有設備打磨成薄板固定上墻。

純白的那種國賓館級別氣勢!

對,花旗白宮就是這樣式,但用的是灰白砂巖,細看很粗糙。

漢白玉要是精加工拋光,能做出那種晶瑩剔透的純白玉質地來。

讓衛東兩口子抱著娃蹲街對面,看了都是滿眼的臥槽,這是我們家的房子嗎?

是想修座大樓,但沒想變成這么“超級豪華”的氣派啊。

市里面、區里面也驚到了,紛紛來問你花了多少錢?

這是不是太奢侈了!

讓衛東展示那邊石礦場的賬單,便宜,超級便宜,七八十塊錢一立方!

切下來每平方幾塊錢!

你看看我這外墻滿鋪才多少錢。

也就比噴涂刷漆貴點。

現在是從國營礦場手里用計劃經濟價格進貨,便宜到讓衛東都有種沖動,想不停的買過來囤在江邊河岸,未來慢慢倒手賣都能不少賺。

可只要走在江州街面上,都會不由自主的被這座“白樓”吸引注意力,終于明白瓊樓玉宇是什么樣兒。

讓衛東只覺得老子被這貨坑死了!

這是逼著要我登基啊!


上一章  |  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