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現代第352章 你這導彈這么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科技入侵現代 >>科技入侵現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2章 你這導彈這么準?

第352章 你這導彈這么準?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29日  作者:鴉的碎碎念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鴉的碎碎念 | 科技入侵現代 


自由號空間站啟用后,在德克薩斯約翰遜的私人牧場,《面對面》節目的工作人員已經在這里集合。

為的就是即將開始的采訪節目。

鏡頭前,前總統林登·約翰遜坐在一把舊搖椅上,他身穿一件樸素的襯衫,與周圍的田園風光格格不入。

他的臉上帶著些許憤怒。

那雙曾經在白宮發號施令、動輒給華盛頓官僚們施加壓力的眼睛,此刻充滿了不滿與不屑。

尼克松甩鍋給我?

我還覺得如果不是GPS出現得晚,我未必就會輸掉總統大選!

他選擇接受沃爾特·克朗凱特的獨家采訪為自己辯解。

這里多說兩句,在退休后,林登·約翰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撰寫回憶錄《權力之路》。

但這不代表他沒有其他工作。

他在退休后接受了大量采訪,為越戰決策辯解,為他自己的歷史形象和政治生涯辯解。

在原時空,約翰遜1970年的時候接受了克朗凱特的采訪,在這次采訪中首次公開、系統地為他處理越戰的決策進行辯護,解釋他為何認為戰爭是必要的。

在1969年阿波羅登月成功的當天,克朗凱特就和約翰遜進行了電話連線,詢問他的看法。

約翰遜在電話里強調,這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政黨的成功,這是阿美莉卡人民的勝利,這是人類的勝利。

同時他還說,他在當參議員和副總統的時候,就一直是登月最堅定的支持者,當了總統之后更是如此,強調他感到自己多年的努力和投入是值得的。

總之,主打一個和尼克松爭奪歷史地位。

現在就更是如此了。

明明這些都是我的政績,你把鍋甩給我,然后把成果都歸功于自己,這合理嗎?

林登·約翰遜內心的苦澀溢于言表,如果GPS早點出來,如果空間站早點上天,如果他當時堅持再多給NASA一點經費,會不會一切都不一樣。

自己現在還在白宮掌握著無上的權柄,尼克松還是路邊一條。

林登·約翰遜覺得自己任內給教授的信任和支持還不夠。

早知道預算應該超級加倍了。

同時對尼克松的恨那叫一個綿綿不絕,尼克松的仇恨值直線上升,已經僅次于弗雷德了。

“總統先生,”克朗凱特問道,“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尼克松政府借助新的太空成就,成功地穩定了民心。

GPS系統在越戰中的成功應用,以及自由號空間站的建成,都讓他們獲得了巨大的聲望。

尼克松總統將過去越戰的困境,歸咎于前任政府的戰略失誤。”

克朗凱特停頓了一下,目光直視約翰遜:“他尤其暗示,是肯尼迪政府和你,在越戰問題上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錯誤。

對此,你有什么回應嗎?”

約翰遜的身體微微前傾,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手邊的一杯水,慢慢地喝了一口。

他知道,這是他反擊的機會,他需要整理好思緒,整理好語言。

說起這個,接受采訪可能很多人會理解成問題早就知道了,不就是把提前準備好的回答念一遍嗎?

還真不是。

這其實是表演,是富含情緒的表演。

比如老K的選舉,在王淺秋的千秋萬事訪談節目上,這是老趙給郝寶寶準備的主場,他百分百知道問題,因為他拿著個小本本去接受采訪的。

但面對提問,郝寶寶還得把小本本掏出來回答一句,看一眼,一副傀儡樣,你說你不是傀儡,人家都不信好嗎。

“沃爾特,”林登·約翰遜放下水杯,帶著德克薩斯人特有的腔調,“我聽到了那些言論,它們就像是來自華盛頓的蒼蠅,嗡嗡作響,卻毫無分量。”

他直視著鏡頭,仿佛在與尼克松總統隔空對話:“我在這里要對全阿美莉卡人說,越戰的困境,不是我的責任,也不是肯尼迪的責任。

這是歷史的責任,是阿美莉卡的責任。

是我們幾十年來,與對手在意識形態上,在全世界范圍內博弈的必然結果。”

他的語氣變得高昂:“當肯尼迪總統被刺殺時,我接手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

越戰,不是我發動的,但它像一個巨大的幽靈,籠罩在我的頭上。

我能怎么辦?我能放棄嗎?我能讓阿美莉卡在全世界的盟友,都認為我們是一個軟弱無能的國家嗎?”

約翰遜的情緒變得激動,他指著鏡頭,仿佛在指著尼克松:“尼克松總統現在可以用GPS來贏得勝利,那很好。

但我要問他,當我在白宮時,這個GPS在哪里?當我們的士兵在叢林里迷路,用他們的生命去換取一點點可憐的情報時,這個GPS在哪里?”

他繼續說道:“他現在可以高高在上地談論勝利,但他忘了,他所擁有的這一切,都建立在我的付出上。

他忘了,我為阿波羅計劃,為太空探索,投入了多少心血,多少資源。

他現在享受的榮耀,都建立在我當年種下的樹蔭之下。”

約翰遜憤怒道:“教授是在我任內被任命為的NASA局長,GPS衛星系統是建立在我的星球大戰計劃下,國會才給予了大量額外預算給NASA。

我們才能重啟核動力衛星的研發,開始大規模推動GPS系統的研發。

他可以指責我,他可以指責肯尼迪。

但他不能指責歷史。

他不能指責我們曾經為這個國家所做的所有努力。

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建立在我的犧牲之上。”

林登·約翰遜停頓片刻后,幽幽道,聲音里仿佛帶著一種預言般的力量:“他可以贏得這場戰爭,但他永遠無法贏得歷史,歷史會記住,是誰在這個國家最黑暗的時刻,選擇了犧牲,選擇了責任。”

林登·約翰遜的指責不是沒有道理。

確實是在他上臺后,頂著驢黨內部保守派的龐大壓力,驢黨南方州的保守派們當時普遍反對任命一名亞裔高官,來主導太空競賽這么重要的項目。

林登·約翰遜頂住了壓力,甚至一手操盤,尋找相關議員私下施加壓力,讓林燃能順利通過任命前的華盛頓聽證會。

時至今日,阿美莉卡媒體都認為這一任命是林登·約翰遜任期內的第二大功績,最大功績是推動民權法案。

也有媒體,認為民權法案要歸結于肯尼迪,約翰遜的最大功績就是任命了教授擔任NASA局長,為贏得太空競賽奠定了基礎。

華盛頓紛紛擾擾,越戰前線則在發生變化。

夏天,湄公河三角洲的雨季如期而至,暴雨傾盆而下,將叢林的泥土化為一片汪洋。

北越的游擊戰士們在地下隧道中蜷縮,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霉味和柴油的刺鼻氣味。

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半年時間了。

無論是北越還是蘇俄,又或者是阿美莉卡自己在報紙上公開的消息,都顯示阿美莉卡正憑借衛星導航系統瘋狂推進。

B52戰略轟炸機不再盲目投彈,而是如手術刀般精準鎖定胡志明小道的補給點,凝固汽油彈在GPS引導下直擊隧道入口,將整個戰區化為火海。

北越的防空部隊,他們主要依賴老舊的蘇制SA2導彈在這樣的情況下,早已疲于奔命。

命中率不足20。

美軍飛行員們越來越肆無忌憚,低空直升機編隊利用衛星信號實時校正航向,穿梭于山谷間,切斷北越的退路。

前線推進如潮水般迅猛。

最近,整個阿紹谷的陣地在短短一周內就能丟掉三處據點,河內的指揮部在無線電中聽到絕望的呼救:“他們知道我們在哪里!”

過去這樣的待遇屬于阿美莉卡軍隊。扮演幽靈一樣角色的是北越的樹人,而在無線電里哀嚎的是阿美莉卡大兵。

現在北越的地理優勢喪失,此時已優勢全無,只剩劣勢。

“同志們,”來自燕京的李工程師一行人帶來了第一批的樣品,一共20枚灰色的導彈,每枚長約6米,直徑0.4米,表面覆蓋著低反射涂層,能在雷達上偽裝成叢林雜波。

他對北越防空營的營長阮文泰說:“這是龍影導彈,和過去導彈不一樣,它專治那些天上的眼睛。”

李工程師指著卸下的木箱,里面是導彈。

導彈的核心是新型地對空系統,利用華國最新的集成電路模塊。

一個手掌大小的鋁殼電路板,內嵌硅基MSI芯片陣列、脈沖多普勒雷達處理器、紅外復合尋的頭和模擬自適應干擾器。

不同于SA2的無線電指揮制導,龍影采用半主動模式。

發射后,導彈自身攜帶天線陣列和熱敏電阻傳感器能實時捕捉目標的熱信號和S波段回波,誤差小于10米。

針對阿美莉卡的后勤支持體系,龍影還額外集成了一個低功率干擾發射器,模擬電路生成偽衛星信號,短暫擾亂接收機。

華國方面已經提前預判了,阿美莉卡的飛機早晚也會用上GPS系統。

他們預判的沒錯,此時的阿美莉卡飛機上已經安裝了GPS導航。

而這個模塊能讓GPS引導的飛機在關鍵時刻偏離軌道。

即使在電子戰環境下,它也能通過電路板上的模擬濾波網絡動態切換頻率,規避阿美莉卡的電子干擾。

雖不如未來的數字算法精確,但基于歷史彈道數據的預設曲線,能在飛行中通過伺服電機微調軌跡,專克低空精準機動。

(美軍正在用電腦指揮戰爭,安南前線,1968年)

阮文泰瞇眼打量著這些禮物。

他臉上布滿彈片留下的疤痕,曾在奠邊府戰役中幸存。

最近半年,他們的日子格外折磨。

前線頻頻出現的失守消息時常讓他徹夜難眠,阿美莉卡的衛星定位讓游擊戰成了貓鼠游戲。

“李同志,這東西能打下那些帶天眼的F4幽靈嗎?他們推進太快了,我們的補給線快斷了。”

李工程師笑了笑,從箱中取出訓練模擬器。

一個笨重的示波器裝置,連接著真空管放大器和機械轉盤,體積如小型收音機,屏幕是5英寸的二極管顯示屏,需外部電池供電。

“簡單。兩周訓練,你們就能上手。

電路內置了反饋回路,上次發射的模擬數據會記錄下來。

我們會定期來回收美軍的飛行數據和飛行軌道,在燕京為你們優化導彈,提高它的預測精準度。”

接下來的兩周,山谷里回蕩著低沉的嗡鳴和示波器的高頻嘯叫。

北越的戰士們分成小組,輪流操作龍影的發射車,一種改裝自GAZ66卡車的機動平臺,車頂偽裝成稻草堆,車廂內安裝了簡易控制臺:儀表盤上布滿撥針開關、模擬電壓表和一個小型CRT顯示器,用于實時顯示雷達回波和干擾信號強度。

訓練從基礎開始:李工程師用黑板講解導彈的設計原理,盡管阮文泰的戰士們大多是文盲,但他用比喻簡化。

之所以要講原理,這是華國培訓戰士的風格,同時也要讓他們在收集數據的時候具有足夠的積極性。

9月15日,第一次實戰降臨。

地點是廣南省的阿紹谷,美軍第1騎兵師的空中機動部隊正執行蘭開斯特二號行動:二十架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護送CH47支奴干運輸機空投補給,目標是徹底切斷胡志明小道。

得益于GPS的米級定位,這些直升機低空貼地飛行,實時避開山脊,推進速度比以往快30。

天空陰沉,雨點敲打著樹木。

阮文泰的營地隱匿在山坡上,偽裝網下,三輛龍影發射車蓄勢待發。

雷達警報響起時,營里的無線電嗡嗡作響:“敵機群,方位270度,高度500米,速度180節,他們直奔我們的補給點!”

控制臺上,CRT屏幕閃爍著雜波,戰士們手動調整增益旋鈕,脈沖多普勒電路剔除噪聲,美軍直升機的旋翼熱信號勉強浮現。

“準備發射!”阮文泰說。

鎖定。

倒計時三秒,第一枚龍影撕裂雨幕,尾跡在云層中閃爍如流星。

它沒有SA2的笨重弧線,而是以馬赫1.5的速度直撲目標,電路板的模擬濾波器修正偏差,避開一枚從F4上發射的耀眼誘餌彈,雖有輕微顫動,但伺服系統穩住了彈道。

同時,干擾信號生效:美軍飛行員的儀表盤上,GPS坐標突然跳動,顯示從阿紹谷偏向十公里外的空域。

“該死,導航故障!拉起!”無線電中傳來驚慌。

爆炸發生在眼鏡蛇的油箱旁,火球吞沒了旋翼,碎片如雨點般墜落。

第二枚導彈緊隨其后,鎖定一架試圖拉升的支奴干。

20枚導彈,讓美軍編隊瞬間亂作一團,三架眼鏡蛇墜毀,兩架支奴干重傷迫降。

沒了GPS的精準,它們在雨霧中迷失方向,推進戛然而止。

雖需戰士實時監控CRT,但它奏效了,制空權的天平悄然傾斜。

戰斗僅持續七分鐘,空中部隊倉皇撤退,補給空投化為烏有。

“華國人的導彈這么準?”阮文泰心想。


上一章  |  科技入侵現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