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在上168【齊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相國在上 >>相國在上最新章節列表 >> 168【齊聚】

168【齊聚】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15日  作者:上湯豆苗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上湯豆苗 | 相國在上 
168齊聚

作者:→

熱門小說

府衙大門洞開,數十名佩刀差役魚貫而出,肅殺之氣沖天而起。

階下數十名富紳卻無后退之意。

八天前他們曾經來到此處求見薛淮,當時被薛淮幾句話堵了回去,又親眼目睹府衙差役捉拿劉謀,遂嚇得一哄而散。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認窩大會遙遙無期,他們拆借的銀子快到還賬的時刻,如果遲遲拿不到鹽引作為抵扣,他們就得用祖產和基業來平賬。

對于這些中小鹽商來說,祖產和基業是整個家族賴以延續的根本,他們承擔不起失去這些的后果,因此哪怕薛淮是兇神惡煞,今日他們也必須討要一個說法。

在眾人沉肅的注視之中,薛淮和譚明光聯袂而出,身后跟著一群屬官和隨從。

二人來到臺階邊緣站定,譚明光當先開口道:“諸位今日匯聚于此,不知有何訴求?”

“拜見府尊、廳尊。”

富紳們還未喪失理智,見禮之后有人迫不及待地說道:“薛大人,草民求您給大家一條活路!”

“求大人垂憐!”

“薛大人,您就行行好,救救我們吧!”

“現今整個揚州城人心惶惶,今日更有大批商戶閉門歇業,這樣下去要出大亂子的!”

這些人并無過激的舉動,言辭亦極為懇切,但是就連江勝都能看出來,如果稍后薛淮和譚明光不能給出合理的回應,只怕富紳們的懇切哀求會變成絕望之下的滔天怒火。

譚明光沖薛淮使了一個眼色,示意他來出面安撫。

薛淮沒有過多推辭,上前一步看向眾人說道:“諸位稍安勿躁,這般人多口雜,本官委實聽不出一個原委,能否有人作為代表上前說話?”

這個要求合情合理,富紳們暫時安靜下來,一位名叫徐德順的鹽商站出來說道:“薛大人,我等都是本地安分守己的鹽商,得知鹽運司要舉行認窩大會,我等幾乎是掏空家底拆借銀子去申購鹽引份額,誰知認窩大會遙遙無期,鹽引歸屬遲遲不定,我等為了籌措銀子簽下的借據可等不了,這是要我們這些人的命啊!”

他越說越激動,最后不禁潸然淚下道:“難道大人真要眼睜睜看著我們這幾十家的祖業化為泡影,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嗎?”

薛淮掃視眾人,微微皺眉道:“本官聽明白了。你們手頭上沒有足夠的現銀,為了申購鹽引份額便用祖業去拆借銀子,現在鹽運司認窩大會一再推遲,鹽引不見蹤影,而你們又要面臨拆借銀到期的窘境。”

“廳尊明見!”

徐德順滿面憂愁地說道:“草民并非不通禮數,亦知認窩大會乃鹽運司主管,牽扯不到府尊和廳尊身上。然而鹽運司早就表明,是……是因為薛大人插手鹽政苛待鹽商,導致今年的認窩大會無法順利舉行。草民斗膽,求薛大人高抬貴手,讓我等能夠度過這個難關,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求薛大人高抬貴手,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數十人齊聲求懇,聲勢頗為浩大。

薛淮抬手虛按,不慌不忙地說道:“諸位這番話若是傳出去,朝廷還會以為是我薛淮越權行事肆意妄為,但是你們應該知道實際情況為何。”

這短短一句話讓眾鹽商面露尷尬不安之色。

他們當然清楚,薛淮并未真正干礙鹽政,他只是在職權范圍內清查官紳不法之舉,只不過剛好那幾家大鹽商位列其中。

換句話說,他們是鹽運司和那幾家大鹽商用來對付薛淮的刀,可是知道這些又如何?

終究是身不由己。

“罷了,這些話多說無益,本官知道爾等并非有心鬧事。”

薛淮搖了搖頭,高聲道:“本官再問一句,今日揚州城諸多商戶閉門歇業,與爾等有無關聯?”

場間登時陷入一片死寂。

薛淮不由得冷笑兩聲。

徐德順只能愧然道:“薛大人,草民亦是無可奈何,當下連祖業都快保不住,各處分店唯有閉門歇業減少損失。”

余者紛紛附和。

“本官知道你們的難處。”

薛淮見大部分鹽商面上都浮現愧疚和悲涼的復雜神情,便話鋒一轉道:“方才本官和府尊商議過了,鑒于如今城內人心慌亂形勢艱難,我們決定邀請揚州商界有頭有臉的人物齊聚影園,大家坐下來商談如何解決當前的問題。既然你們來了,正好不用本官讓人去通知你們。”

此言一出,眾人不禁面面相覷。

他們原以為今日無非是兩種結局,其一是薛淮依舊維持強硬的態度,要繼續徹查本地豪族的不法事,不會在意他們的死活。

其二便是為了維持揚州的穩定,讓百姓的生活不受影響,薛淮后退一步,暫時停止對幾大豪族的追查,如此一來商戶們恢復營業,認窩大會盡快舉行,可謂皆大歡喜。

他們沒想到薛淮再次不走尋常路,居然要將揚州商界的佼佼者聚在一起。

影園?

那可是劉家的產業。

莫非這位年輕的同知大人終于扛不住各方面的壓力,要和劉家為首的大族握手言和?

不論他們抱著怎樣的想法,當下薛淮已經指明一條路,他們除了接受別無他法,總不能繼續在府衙外面硬撐。

在幾名胥吏的引領下,數十位鹽商離開府衙朝東行去。

這時譚明光的幕僚黃西濱匆匆趕來,近前稟道:“府尊,廳尊,影園那邊已經談妥了。另外,按照府尊的安排,小人已經讓人往本地各個大族家中送去請柬,邀請他們共聚影園。”

譚明光饒有興致地問道:“影園居然沒有拒絕?”

黃西濱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旁邊的薛淮,恭敬地說道:“回府尊,影園雖是劉家的產業,一直以來都對外迎客,他們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明面上拒絕府衙的要求。”

譚明光笑了笑,轉而看向薛淮說道:“賢弟,請吧?”

“府尊請。”

薛淮側身相讓,轉身的時候給那個三旬男子遞去一個眼神,對方心領神會地垂首應下。

影園距離府衙不算遠,穿過兩條街便能抵達。

薛淮之所以將地點安排在這里,一是因為影園擁有足夠寬敞的廳堂,能夠容納一二百人不顯擁擠,其二影園是劉家的產業之一,這個地點有可能會讓有些人生出錯誤的判斷,譬如薛淮準備息事寧人。

果不其然,鄭博彥、白修、葛懷城、王世林、黃德忠等兩淮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相繼到來,他們明面上對薛淮和譚明光恭敬有加,仿佛那些鹽商聚集府衙外面的舉動和他們沒有任何關聯,揚州城內商戶罷業也不是他們的安排。

一貫深居簡出的喬望山出現在影山堂則讓鄭博彥等人眉頭微皺。

自從當年喬家和劉家決裂,喬望山對劉傅乃至鄭博彥等人從來沒有好臉色,私底下更是交鋒不斷。

“草民喬望山,拜見府尊、廳尊二位大人。”

喬望山老臉上笑容恭敬,身子骨顯然還很硬朗。

譚明光笑道:“喬翁不必多禮,且入座。”

喬望山領命,從始至終沒有多看鄭博彥等人一眼。

在他后面又有一位三旬男子出現,只見他快步來到薛淮和譚明光座前,畢恭畢敬地說道:“草民劉許,拜見二位大人。家父因病不得外出,還望二位大人恕罪。”

雖說影園是劉家的產業,而且薛淮應該不會在今日這種場合大動干戈,劉傅依然不想冒險,只派家中負責打理各項產業的第三子劉許前來赴會。

薛淮抬頭看了一眼,劉傅的幾個兒子各不相同,長子劉讓總是端著架子虛張聲勢,幼子劉謀則是標準的紈绔子弟,眼前這個劉許倒像個圓融自如的商賈。

聽聞劉傅的次子劉議是個刀口舔血的狠角色,得留個心眼不能放過此人。

薛淮按下心中思緒,淡淡道:“劉公子也入座吧。”

“多謝大人。”

劉許拱手一禮,隨即走到自己的座位,他兩邊分別是喬望山和鄭博彥。

約莫一炷香后,影山堂內富商濟濟一堂,揚州八大鹽商唯有兩人缺席,分別是劉傅和沈秉文。

前者不必多說,后者如今還被關在鹽運司衙門,沈家自然沒人前來。

譚明光輕咳一聲,堂內逐漸安靜下來,他神情溫和地說道:“本官今日一大早便收到急報,說城內近半商鋪閉門歇業,百姓們議論紛紛,各種傳言甚囂塵上。這種狀況不能持續太久,否則城內必然會亂起來,因此本官邀請諸位賢達來此,主要是想問問為何會發生這種事?”

無人開口應答。

鄭博彥和劉許等人眼觀鼻鼻觀心,用沉默回應譚明光的詢問。

這顯然是一種無聲的抗議。

喬望山老神在在地坐著,這件事和他們喬家沒有關系,今日喬家的所有商鋪都在正常經營,而且因為很多同行閉門歇業的緣故,他家的生意相較平時好了不少。

不過他心里清楚譚明光的顧慮有道理,這種情況若是一直持續下去,勢必會造成城內物價飛漲,坊間頻生動亂。

譚明光見無人應答,便點名道:“鄭翁,你家的商鋪好端端地為何要閉門呢?”

“好端端?”

鄭博彥眼中浮現悲憤之色,直勾勾地看向薛淮,沉聲道:“府尊,犬子鄭宣無緣無故被扣在府衙之內,至今尚無一個明確的說法,家中子弟惶恐不安,哪里還有心思經營商號!”

“草民不敢質疑府衙的決定,但是至少有權利安排自家的商號,既然某位大人擺明要針對鄭家,這商號不開也罷!”


上一章  |  相國在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