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我送殿下三個字
作者:→
熱門小說
薛淮帶著一身早春的寒氣踏入暖閣,官袍沾著些許晨露與塵土,顯然是從城外大明寺趕回便直奔沈園。
他身姿挺拔如青松,即便帶著徹夜未眠的疲憊,眉眼間那份威勢卻愈發迫人。
沈青鸞和徐知微已經站起身來,蘇二娘亦見禮相迎,唯有姜璃依舊穩穩端坐主位。
薛淮的視線飛快地掃過室內,注意到沈徐二人臉上那抹難以言喻的復雜,心中不禁生出疑慮。
大明寺的亂局結束得很快,賊人在一擊不中后立刻借著夜色的掩護消失在山野之間,葉慶雖然能力不俗,但那里的地形和城內完全不同,蜀崗一帶本就林木茂密,靖安司和漕軍一部仍舊不足以控制所有地帶,因此很難追擊藏在暗處的賊人。
所幸這一夜他們還算有所收獲,除了當場格殺二十幾名賊人還有八個活口,其中有一人的身手很厲害,理應在妖教亂黨內部有不低的地位。
天亮之后,薛淮立刻率眾回城,剛進城收到姜璃已經進入沈園的消息,他便覺得有些古怪,難道姜璃也是一夜沒睡?
此刻站在幽靜且彌漫著淡淡清香的暖閣內,薛淮愈發覺得氣氛不太對勁,姜璃似乎對昨夜沖擊沈園的亂黨毫無興趣,居然拉著沈青鸞和徐知微私下長談,她們之間有何可談?
他按下心中思緒,上前不動聲色地行禮道:“臣薛淮,參見殿下。”
“薛同知免禮。”
姜璃深邃的目光落在薛淮臉上,矜貴而又淡然地問道:“昨夜你可曾遇襲?”
“有勞殿下掛懷。”
薛淮將昨夜大明寺的情況簡略陳述一遍,繼而道:“方才臣已了解過沈園這邊的狀況,多謝殿下調派精銳相助,沈園才得以保全。”
這是一句帶著幾分真心的客套話。
薛淮最初的計劃中并沒有公主府親衛這支力量,但姜璃的介入確實讓他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氣,因此他會承姜璃的情。
姜璃微微一笑,柔聲道:“你我之間不必客套。”
此言一出,暖閣內的氛圍再度一變。
要知道這可不是京城的青綠別苑,亦非運河上的寶船,而是沈家的家宅,沈青鸞和徐知微就站在旁邊呢。
其實以薛淮和姜璃如今愈發穩固堅實的盟友關系,她這句話沒有任何歧義,問題在于當下的場合不對。
徐知微暫且不論,沈青鸞聽到這句話會作何感想?
更不必說姜璃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故意放緩語氣,顯得兩人的關系格外親近。
薛淮從來不是模棱兩可的人,他喜歡把所有事弄得清清楚楚,先前他對沈青鸞講明他和姜璃之間的關系,便是因為他問心無愧,不希望造成任何狗血的誤會,但是眼下姜璃的態度顯然會造成誤會。
他不解地望著姜璃,并未此地無銀三百兩刻意撇清,只是好奇在他踏入這間暖閣之前,這幾個女人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肅立一旁的蘇二娘心如明鏡,殿下明顯是被方才沈青鸞堅定的表態刺激到了,所以才會邁出這反常的一步。
而這也是她最擔心的事情。
男女之間的關系難以保持絕對的理智,有時候明明可以順其自然,卻因為某一方看似玩鬧的舉動,從而發生意想不到的改變。
另一邊,沈青鸞貌似平靜地站著。
她并不否認在聽到姜璃那句話、察覺她對薛淮的親昵之時,心里驀然生出一股危機感以及淡淡的酸澀。
去年沈秉文不惜捐獻大筆銀錢只為博得朝廷的嘉許,而天子親賜的“揚州義商”之匾額也成功讓沈青鸞多了幾分底氣,這樣等她將來嫁入薛府之時,至少不會有人在明面上質疑她商賈之女的身份。
但是和眼前的姜璃相比……
沈青鸞的內心足夠強大,否則無法在方才面對姜璃的敲打之時,勇敢地表明心跡,但這是因為姜璃彼時站在旁觀者的立場。
如果她真對薛淮有意,一塊天子親賜的匾額如何能與天子最寵愛的公主相比?
這不是內心強大就能解決的問題。
沈青鸞努力維持著面上的平靜,站在一旁的徐知微將屋內的暗流涌動盡收眼底,心中涌起對沈青鸞的憐惜,可是她的身份更尷尬,當下冒然開口只會適得其反。
便在這時,薛淮沉穩的嗓音落入沈青鸞耳中。
“殿下,尊卑有別不可逾越,若是讓御史們聽見,定然會參臣一個大不敬之罪。”
薛淮的回應中規中矩,但是這足以讓沈青鸞忐忑的心安定下來。
姜璃意味深長地看著薛淮,內心自然有些挫敗感,但她明白若是鄭重其事只會弄得彼此難堪,當下灑然一笑道:“本宮不過是說句玩笑,你又何必如此緊張?還是說正事吧,這些賊人你打算如何處置?”
見她有意轉移話題,薛淮從容應道:“回殿下,通過昨夜的兩場埋伏,臣斷定濟民堂的背后藏著一群妖教亂黨。如今柳英等人已經落網,臣會繼續施行外松內緊之策,一邊繼續追查濟民堂的銀錢來路和去向,另一邊爭取盡快撬開柳英等人的嘴,從而獲悉妖教的核心人物究竟藏身何處。”
姜璃想了想,沉吟道:“如此頗為妥當。本宮有些乏了,你讓人將一應賊子帶去府衙關押,順便送本宮回去吧。”
回哪?
薛淮沒有問,當下姜璃只能回他的官邸。
“臣遵諭。”
薛淮平靜一禮。
姜璃朝旁邊看去,略過存在感越來越低的徐知微,對沈青鸞微笑道:“沈小姐,本宮很欣賞你,希望你能夠記住方才說的話。”
沈青鸞大大方方地行禮道:“民女謹遵殿下之令。”
姜璃便邁步向外行去。
薛淮沒有立刻跟上,他對沈青鸞叮囑道:“青鸞,徐姑娘暫時還得在沈園住一段時間,你多多費心。”
“嗯。”
沈青鸞乖巧地應下,又低聲道:“世兄,殿下并無惡意,方才只是勉勵了我一番,你莫要介懷。”
薛淮望著少女清澈明亮的雙眸,面上不由得浮現一抹溫柔的笑意,點頭道:“我明白。”
沈青鸞定定地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對來到身邊的徐知微呢喃道:“徐姐姐,你說這位殿下究竟意欲何為?”
徐知微明白她在擔憂何事,稍稍思忖之后,認真地說道:“殿下想做什么不重要,我覺得只要有薛大人在,你就不必心存憂慮。”
沈青鸞聞言笑了起來,而后轉頭盯著徐知微的側臉看了一眼,目光略顯奇異。
大半個時辰后,同知官邸的書房之內。
“這件事算是結束了?”
姜璃毫不避諱地坐在薛淮的書案前,興致昂然地翻閱著他批閱過的卷宗。
“只是開始而已。”
薛淮坐在下首的交椅上,端起茶盞飲了一口,然后說道:“姑且不說柳英等人的骨頭硬不硬,就算能撬開她的嘴,只怕后面會牽出一大串名字,就跟捅了馬蜂窩一樣。”
根據葉慶查到的訊息,這個藏在濟民堂背后的妖教不光和江南多地官府有牽連,甚至還和勢力龐雜的漕幫聯系緊密,可見其實力之雄厚。
姜璃鄭重地提醒道:“不論如何,你要及時將每一次新的發現稟明天子,只有這樣你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切忌自作主張。”
薛淮點頭道:“這是自然。”
“可惜我不能滯留揚州太久,接下來幫不到你了。”
姜璃觀察著薛淮的反應,見他沒有表露出不舍,不禁微微蹙眉道:“喂,你真不想我留下來?”
薛淮一本正經地說道:“殿下若是沒有祈福重任在身,我當然希望殿下留下來,但是殿下最好不要這樣做,否則禮部鄭尚書肯定會上奏彈劾。”
聽他突然提及那個經常找自己麻煩的禮部尚書鄭元,姜璃不禁輕哼一聲道:“以后等你回了中樞,記得幫我教訓教訓鄭老頭兒。”
薛淮明智地閉嘴不言。
姜璃拿他沒有辦法,只好轉移話題道:“沈青鸞真不錯,是個能擔事的閨閣女子,你選定這樁婚事還算有眼光。”
她一說這個,薛淮就想起先前在沈園的事情,他輕咳一聲,認真地說道:“殿下,你不該在徐知微面前透露我們的關系,雖說徐知微非多嘴之人,但是殿下既然圖謀長遠,就應該處處小心謹慎。”
姜璃奇道:“你在教訓我?”
薛淮淡淡道:“只是提醒而已。”
“哼。”
姜璃并未真的動怒,她望著薛淮肅然的面色,忽地玩心大起,膩聲道:“薛淮哥哥”
薛淮悚然。
“哈哈哈。”
姜璃不顧形象地笑起來,自從那天在寶船內意外發現,她在做出這種古怪舉動的時候,薛淮就無法維持一貫的沉穩莊重形象,她就漸漸樂此不疲。
從一開始帶著顫音的薛淮,到如今刻意拖長尾音的薛淮哥哥,看著薛淮那跟見了鬼一樣的表情,姜璃就覺得十分滿足。
薛淮深吸一口氣,神情復雜地說道:“殿下,有句話我一直想對你說,只是始終沒有合適的時機,如今我覺得我應該說出來。”
姜璃好奇地問道:“什么話?”
“前年秋天,我因失足落水被殿下的護衛救起,醒來后便遭遇殿下一番不分青紅皂白的詰問,當時我差點便脫口而出。這幾天殿下時常取笑于我,倘若繼續憋在心里,我怕早晚會憋出病來。”
薛淮簡略解釋一番,然后非常嚴肅地說道:“殿下,請自重。”
姜璃一怔,隨即忍不住再度笑出聲來。
她站起身走到薛淮身前,橫了他一眼,而后悠然道:“本宮如何行事,你可管不著。等本宮去杭州忙完正事,再回來找你算賬。”
薛淮懶得跟她糾纏為何算賬,起身相送道:“殿下,一路順風。”
姜璃回頭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長地說道:“好。”